文/陈志远 教授

最近九合一的选举结果显示,如果管理者(或候选人)或组织(或政党)没有创业精神(包含创新、主动、积极、冒险、预先因应的特性),在变动快速的环境下,将无法生存。组织(或管理者)具有创业精神,会不断的促使组织或管理者,寻求新的机会及迅速回应顾客的需求,进而达成组织的使命与存在的价值。创业管理的理论显示,社会的进步就是靠创业家发现机会(例如杜拉克之创新来源有:人口结构的改变、观念的改变、新知识、产业与市场的改变、流程的需要、不一致的现象、意外的事件等),并运用本身的资源(包括社会网络关系、对顾客问题了解的知识、对市场的知识、对服务市场之手段的知识、及创造力等)及创业团队,集成进行创业的行为,进而促使社会进步。

而在创业的过程中,除了创业精神外,组织(或个人)如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定位,建构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争取独占的市场占有率之蓝海策略的思维,是获取成功达成组织与个人使命与目标的重要因素,策略的思维是要分析外部环境寻找机会与威胁、分析内部环境确认优势与劣势,进而形成一个可以建构组织(或个人)竞争优势的竞争策略以达成使命与目标,如果是一个蓝海策略,其特性往往是包括:注重顾客的需求更甚于竞争者、同时可以让竞争者的传统优势无法发挥、且能创造及满足新的需求、突破价值与成本的递换关系(例如竞选一定要挂宣传旗才有知名度?竞选经费多多益善才能成功?)、同时兼顾差异化与低成本(没有蓝绿之分?),显然,当资源有限的创业家,找到了创业机会(各种需求与环境改变)与蓝海策略,其成功的概率就大为增加。

组织(或新事业)的使命就是要满足顾客与社会的需求,而创业精神与蓝海策略思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组织过大、过老或过于官僚,往往会产生危机,因此组织需要创业精神随时进行变革(突破式或持续性的改善,美国IBM公司是很好的例子),具有创业精神与蓝海策略思维较易让组织聚焦于顾客需求,进而在社会中永续生存,避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