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侯刚本 博士

L,一位为人敦厚的友人,年轻时曾是电视台从事摄影剪接工作的专业人员,后来因著因缘际会的关系,离开业界投身高教职场,十余年教学工作一路走来,由于执教的是末段欠全的学术环境,因此总是见他有种莫名的无力与难言的倦容。直到某次聚餐续摊的精心时刻中,总算有机会和他深聊到是否转换职场跑道的话题,L才酒过三旬五味杂陈地告诉我:

虽然这份工作待得不是很顺心,但是现在高教的工作环境非常难找,加上我是一个没有博士学位的MFA,所以跳槽的机会更是渺茫。可是如果不跳学校回归职场,现在业界最新的技术我早就脱节跟不上了,无可奈何我也只好继续窝在目前这所学校里。即使我知道,这间学校再撑可能也没有几年的时间,我也只能多待一天算是一天,要是学校真倒了被遣散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说来说去,原来L莫名无力与难掩倦容的背后,经过生活情境精打细算的加权总和,殊不知这所即将倒店的末段学园,竟然是他眼前现下相对最优的工作环境。写到这里,心底难掩几分对L的同情与感叹。直到那天偶读一篇论到舒适圈的文章,这才恍然明白L这些年来,一直沉沦在某种舒适圈的环境里,只是职场上不甚顺心的他却从不自知。

不论是工作或是家庭,简单来说,“舒适圈”(ComfortZone)其实就是一个让人觉得“相对轻省、不太费劲、熟门熟路、游刃有余”的熟稔环境。以L的工作实况为例,由于他在学校教的课程,是他非常熟悉的领域,甚至熟悉到他所教给学生的专业技能,竟然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他在业界时的老旧技术,也难怪乎我从来都没有看到他在备课,尽拿著N年前的老东西在蒙学生。因此他手里所捧的这碗饭,就算是碗末段高教的专技老师饭,照样是碗相对轻省不太费劲,熟门熟路并且游刃有余。“反正那群学生都是猪脑废渣,教了也不会,不会也不认真学,与其认真教让自己受气,不如轻松教且教简单一点,大家互相图个方便好过日子……”,我的天哪,这竟然是为人师表但却一派消极的L,大言不惭地真心如是说。

不过就我所了解,即或是处舒适的安乐窟,圈子里也不会尽是让你舒心快意的乐事,每日情境也不可能沿路绿灯畅行无阻。说真的,有些人在这画地自限的小小框框里,要嘛图个安定,要不就是求个轻省心安。搞到后来时间久了斗志散了,人也化了前途也没了。如梦醒来这才惊觉,原来舒适圈竟是一处化骨棉血自废武功,置身于此难以自拔的温柔猫腻。单单以L的案例来说,他光是为了贪图吃这口舒适饭,相对也必须要付出教学受气的代价。加上长年降低标准偷工减料的授课结果,即或偷天换日校方不在乎学生也不搭理,未料久而久之换取到的,是他自己跟不上业界最新的知识技能。更可悲既可耻的是,L他在他们学校系上所占的,还是个专业技术老师的缺。从一种互为因果的角度来看,与其单听L总怪学生的条件资质,与学习态度样样均差,未想到他自己“误人子弟”的教学品质,竟然成为他自己看不到自己败坏沉沦的误區。

同样的专业放在不同的学校,对位我另一位友人H,平平都是专技老师的底子,但H总是在工作中自我精进,并且每学期在课堂上,不断带入业界最新技术,让他的学生永远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学到毕业后可以和职场无缝接轨的扎实真功夫。也难怪H的学生还没出师,灵光的学生早就一个个都被预约订走了。反观L的学生在“师生交相泡(混课)”的舒适圈里,学生踏出校门谋职就业,四处碰壁没人敢要便罢,连带老师的名声和学校(学店)的口碑,也都一并崩坏等著少子化的某年某日倒店关门。

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不管各行各业不论男女老少,话说人类的惰性本能总会想在任何的时空情境中,设法让自己谋求轻省追寻安逸。然而在这样的天性使然之中,只要有人能够愿意战胜这般的原罪,尽量让自己远离熟门熟路的舒适圈,过著励精图治精益求精的上进生活,假以时日这些人必能从舒适闲逸的自废猫腻中,活出一番与众不同的亮丽风景。也就是说,当那群宁愿选择舒适安定的众生背后,相对共时忍受诸多当时间被业主买断之下,所有必须概括承受的负面情绪与血汗劳力时;往往在这一场劳资双方的职场博弈之下,殊不知有太多选择安定的人们,其实在得到了唯一想要的安定之外,其实赔上的是更多更多,得不偿失的生命成本与挂一漏万的愚蠢代价。

RWP

图:舒适圈内未必真舒适,舒适圈外也未必皆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