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侯刚本  博士

 

“亲疏远近”一直是生而为人的我们,在绵密交织的群体生活中,在所难免必定会遇到的人际问题。有的时候是人家跟你装熟,有时却是换你跑去跟别人装熟。然而,彼此之间到底熟到什么程度?关系的界定如何定义?该用什么样的沟通分寸展现彼此的心理距离?刻意拉近距离一定会比较好吗?大家不那麽熟可不可以也是一种良好的关系?

还原至日常的情境,依我这些年的观察,通常一个人会在人前,展现出装熟与否的态度,大致会有以下五种情况:首先,是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养成”。也就是说,当事人若是生长在比较外向直爽的家庭之中,通常家族成员们对于人与人心里的距离,自然而然会比较亲近,甚至许多的什么事情,也多半会采取直来直往直话直说,不会机关算尽拐弯抹角。其次,会不会与人装熟也牵涉到“内在性格的使然”。当然,如果将人的性格且用“内向/外向”简单二分,显然外向的人理当会比内向的人,较容易和人装熟,甚至愿意主动与人亲近。至于第三种情况,则是后天“工作职业的需要”。好比说有一些工作的行业别(例如:公关业、保险业、直销业),或者是一家公司内部组织体系的分工项目(例如:业务部门、行销部门、企宣部门);诸如此类(项)的职场角色属性扮演,往往在业务的往来上,必须要和“客户、厂商、同业、同事…….”送往迎来的

装熟客套,甚至逢场作戏强颜欢笑的交际应酬。接下来关于第四种装熟的人际互动,则会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族群身分的认同”情节。也就是说,当两造双方在关系上找到任何一种“我群”(we group)的认同感时,便会瞬间地神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那种情况也不是装熟,而是明明两个初次相逢之人的背后,各自均有著或多或少彼此熟识的人后之人。好比是同一所学校的校友、同一个城镇的居民、同一家公司的旧识…..之类的。接下来,论到最后一种常常出现的装熟情境,比较是属于“经过特别塑造的文化氛围场景”。这种场景最容易出现在宗教团体(师兄师姐)(弟兄姊妹),或是与自己研究路数志同道合的学术研讨会(某某教授)(某某博士),以及各式各样特定组织文化的社群群体。

话说有关于我这个人曾经犯过的装熟情节,主要是因为我是一个本质非常外向活泼的人,加上从小戏校坐科的出身背景,养成见人略为年长者都习惯喊哥喊姐,若年纪较大则多以再长一辈的叔叔阿姨称呼。只是对于某些不了解这类出身背景的族群文化者,或者是与人初次见面不太习惯被人称哥喊姐尊叔谓姨的人,可能会觉得我们这样的人很装熟很讨厌。尤其是我刚踏入学术圈时,由于这个地方可是一处格外讲究行礼如仪的庙堂,人人也都是被多数人捧得高高的“OO教授”、“XX博士”、“△△老师”、“##主任”、“@@院长”、“++校长”…….;你说这样的环境,岂能容我这个戏校出身的土包子,逢人就“哥啊/姐的/叔啊/姨的”拉近关系打坏规矩?因此,我猜想我可能也在许多诸如此类的人际暗处上,吃过不少不必要的冤枉闷亏吧。不过现在看懂了这样的场面后,我也可以学著恰如其分地和大家,在这个圈子里拱手作揖地配合演出,直到结交到某些真心诚意之人,再把面具摘下来彼此坦诚相见。

另外,说到别人和我“攀亲带故,不熟装熟”的情节,那可真是又多又瞎讲都讲不完。简单说,交情压根儿没有到那麽熟,或者是关系明明就没有那麽亲,甚至彼此之间的位份,本来也就不应该那麽“小人之交”的结果;于是,基于保持心理距离与彼此互相保护尊重的情况下,轻则我会在这段关系上巧妙淡出,重则我可能就当下不留情面地点破讲明,甚至直接拒绝往来。就像前一阵子我封锁了一个,想靠我女儿和我拉近关系的某位,明明就很不熟还硬要跟我装得那麽熟的恶心家长。口口声声说什么“结缘结缘”的,问题是从话语言谈中那人想跟我结的缘,和我完完全全没有任何的交集。再加上这个人和人装熟互动的方式,又过于主动到会带给我压迫感与侵略性的负面感受,所以像这种莫名其妙的缘,说真的还是不结也罢。

行笔至此突然觉得,装熟不一定是一种亲切,但亲切也不一定要装熟。因为“装出来的熟”里,并没有历经岁月革命情感的饱满熟悉,以及双方发自内心善意的足够真诚。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要靠时间与缘分慢慢培养,那些贪快求急的“装熟式”人际关系,严格来说都不是健康正常的人际关系。因此,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尽量跟身边那些装熟的人保持距离;并且心同此理的是,我们自己也不要为了在交情的事上贪快求急,不知不觉地让自己变成“急功近利,攀亲带故”装熟讨厌鬼。

nod

图:既然不喜欢人家跟你装熟,自己也就不要做个和人装熟的讨厌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