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人间剧场专栏   侯刚本 博士

“修行”二字,源自佛家语,旨在教导信众透过生活情境自我修为的不断精进与提升,好让自己变成一个比每一个昨天还要更好的人。从字面上来看,“修行”莫过于“修”正(修改/修练)自己的“行”为思想。由于人生在世总是处在各种瞬息万变的机缘之中,个中的机缘自是有好亦有坏;因此,修行即是“增益善缘,种善因,结善果”,以及“离避恶缘,离恶因,避恶果”。扬善(行善)避恶久而久之,潜心修行之人必能解脱诸苦日趋成圣。

星云法师曾说:“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做人处事时时都应该要注意自己的修行修养。如此贴近生活的修行内容大致分为四项:首先,是衣食住行的修行”。这样的修行教导我们穿衣只要朴素保暖就好,吃饭只要营养饱足就好,居住只要空气流通安顿身心就好,交通通行只要出入平安就好。总而言之,在衣食住行的修行里,只要能够满足与配合自己的身分,适切合宜便是修行。其次,则是身心活动的修行”。这样的修行是要锻炼我们的身心感官,无时无刻都要提醒自己处在“重节守礼,懂得分寸”的自我要求。第三,论到“人际关系的修行”,讲究在人际互动相处时,不要看不起人、嫉妒人、欺负人,反而更应该懂得学会尊重自己与尊重别人。这样一来,才能促进人际之间的正向交流关系。最后,“金钱财物的修行”试图告诉我们,自己不要太过自私贪婪,舍与得之间自在随喜,毕竟这些金钱财物,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的身外之物。因此,如何做到智者所说“日日是好日”的境界?简单来说,就是要我们把每一天都过得很实在:今天把今天过好,这个月把这个月过好;这样一来,这一年才能够把这一年日子过好。每日说好话,每天做好事,天天常反省,时时要欢喜。习惯成自然,一年一年的过好了,这一生自然就能够过得很好。

那天,几位友人在闲谈之间不禁感叹,原来现代人都把“修行”的意义给彻底误解了。话说修行本来的意思是在要求“当事人”,借此修练行为好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没想到搞到后来,在群己之间的人际关系中,反而变成了当事人扮演“施压/施虐/施暴/施刑”者,迫害身旁相干人等的诸事“关系人”,因著被施压施虐施暴施刑的虐待之下,成就了另一种吊诡的“反修行”。也就是说,该修的当事人没修,反倒是当事人行恶造孽苦害了关系人。就好像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核心价值颠倒,小我成了别人,大我则是自己。如此价值次序的混乱,搞得整个时事现下的行事节奏,就是这样地失了规矩与乱了方寸。生灵涂炭活在当下,人人既苦不堪言亦有口难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份由小至大、由一己个体逐渐扩散到社群乃致社会的自我影响力范围。如果一个人回到本体自身的身心灵性,没有好好地常常养成“内视观己,三省吾身”的习惯,试问这个欠缺修身修为的凡胎俗人,他又怎能优质齐家,进而卓越治国平定天下?

修行修行,世风日下,请问到底是谁修行了谁……

COU

图:修行修行,到底修行的本意,是当事人在修行?还是关系人被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