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林旻柔

台湾补习风气盛行,但消费争议也曾出不穷。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台补习班数量高达1.8万间,显见补习市场之大,产业年产值更高达1700亿。值得注意的是,消基会近日公布,今年累计至5月份的语言、电脑进修类补习班退费纠纷,共近约200件;若逐一检视6都的“短期补习班退费办法”,发现各县市存在明显差异,退费办法以台北市最不利消费者,台中市最友善。

台湾民众学习不落人后,补习班数量连年增加,但补习消费环境却不尽理想。消基会分析各县市退费标准发现落差非常大,以6都为例,新北市、桃园市、高雄市皆规定,若开课前30天提出可全额退费,但台北市与台南市,则须于开课前60天提出,且仅退学费的9成5。其中,台北市于第2堂课前提出退费,可退7成,若课程未逾总数三分之一,可退5成;台中市于开课日10天内提出退费,还可拿回8成,若课程超过三分之一、尚未逾半,可拿回4成,其他5大都会区则是开课逾三分之一就不予退费。

IMG_7830

事实上,依照现行《补习及进修教育法》,规定业者不可一次收取超过一学期的学费,但坊间仍有许多补习班采用赠送方式,以收取上学习费用、赠送下学期的方式,但其实则超收补习费,且下学期学费不能退,容易引发纠纷。此外,近年来数码学习兴起、成人进修需求量大增,例如电脑、语言等课程,修业期程不同于一般补习班,不容易受契约规范;不过,目前补习班退费办法是早期因应升学型补习班所设计,早已不合时宜,建议教育部应尽快修订相关法令。

目前各县市政府的补习班退费规定,几乎无法兼顾近半数补习消费者的权益。除了近年来多元补习课程、数码学习兴起的原因外,在跨县市连锁开班模式兴起下,多数补习班已转型为据点遍布全台、课程多元化、全台招生、随报随上、天天开班的机动型态;学生可以在不同据点流动、且无课程衔接问题。因此,单一学生的报名或退出,对补习班的成本影响有限。在新型补习班开业态样下,现行补习班退费办法已不合时宜,相关单位应尽快研拟修法,规范出另一套退费办法,以维护消费权益;而消费者在签约前则须睁大眼睛,确认退费办法,以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