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Dr. Phoebe
"人生就像是在逛博物馆一样。一直到日后,你才能够思想、吸收、翻书查找、以及回忆你的所见所闻,因为你实在是无法一次全部拥抱这些经历。"(奥黛莉赫而本)
如果说有哪里最能代表纽约的历史人文风情,那麽绝对是曼哈顿的上东城区Upper East Side。上东城区是纽约的黄金地带,不但历史悠久,仔细探查还可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时空背景的Gilded Age所留下的踪迹。但在人来人往之余,如果沿著中央公园对面第五大道一路往北走,完全不转弯的情况下,不但可以看到不同的历史建筑,更可以碰到一个个的博物馆,彻底享受纽约的人文礼赞。许多人爱沿著这部分逛街,一方面中央公园提供绝佳的树荫,另一方面想看哪一个博物馆就逛进去吹冷气,在夏天来说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逛著纽约的上东城区就像逛博物馆一样,琳琅满目的建筑,各式各样的亮点,一次走下来著实难以完全消化殆尽。我和ABC老公在还是男女朋友时,以为即将离开纽约(当初不知道我们还会在纽约待另外多待四年),在炎炎夏日之下随意抓本旅游书,每个周末都去逛纽约的一个区域。从布鲁克林、下东城、一路到哈林区都有我们的踪迹。我永远记得那个七月的盛夏,我们在炙热的太阳下,伴随著不绝于耳的蝉声,逛这所谓的博物馆大道(俗称的Museum Mile)。
如果没有仔细研读介绍,可能看到这些老建筑就直接略过或跳过,著实可惜。因此我为各位囊括六个博物馆、两个教堂、和两个中场休息吃甜点的地方。整趟全部走完估计得花一到一个小时(不包括另外逛博物馆的时间)。
沿著中央公园的底端往上走,随处可以看到承载客人的马儿,以及中央公园的经典马车。
地铁搭乘时可搭4或5号车到59 St、W车搭乘至59 St、或6号车到68th St出口。左边是中央公园,右边则是我们要逛的博物馆和景点(除了大都会博物馆外)。
- 以马内利犹太教堂Temple Emanu-El(5th Ave & 65th St)
以马内利犹太教堂位于65街,罗马式的建筑外观相当吸睛,不但是第一所犹太教改革派的教堂,更是全世界犹太教改革派中最大的教堂。在犹太教里面算是相对新潮,守的纪律也相对少的一个之派。而这座教堂里可容纳2500人,相当气派壮观。各个百花窗上面也描绘了以色列支派和符号。
在电影欲望城市中,夏洛蒂梅开二度,和光头犹太籍老公共结连理的地方就是这里。背景所看到的铜柱也象征着古代打开书卷的样子。
- 佛里客收藏博物馆Frick Collection Museum (5th Ave & 70th St)
往北走五个小街口,来到佛里客收藏博物馆。洛杉矶有盖提博物馆,纽约的沃尓沃当然也不能落入人后,亨利佛里客Henry Frick是美国知名的钢铁大亨,平时热爱收集欧洲的艺术品,其品味充分让你感受到Gilded Age的拜金和奢华世代。可惜我们去的那天刚好关闭,不得其门而入,但光是外观就十分壮观。
据说原本佛里客和他的夫人原本在欧洲度假时,打算搭乘泰坦尼克号回纽约,但不幸夫人在意大利时扭伤了脚踝,只得忍痛割爱取消船票,就这样因祸得福,躲过那场沉船的灾难。也还好他们没搭上,否则可能现在就看不到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了。
佛里客在辞世之前,决心要把他的豪宅和里面的收藏捐赠给与国家,用意其实庸俗得很,不过就是想名留青史,让后人惦念。
- 中场休息之Laduree马卡龙 (Madison Ave & 70th St)
这时腿也逛累了,弗里客豪宅往东走一个街口便可碰到远从法国来的名牌马卡龙Laduree,号称少女的酥胸,在纽约市一炮而红。话说我第一次吃到马卡龙在巴黎,当时咬下一口便觉得惊为天人,之后对其念念不忘。好在来纽约开了店。虽说以马卡龙的价位就算在纽约也都是被认为颇贵,不过其口感和品质是真的不错吃(但据说在台北开店没多久就倒了就是了)
(下图左边为Laduree的马卡龙,右边为超市平价马卡龙)
- 中场休息之Lady M的千层蛋糕(Madison Ave & 78th St)
觉得马卡龙太甜腻的朋友也没关系,沿著Madison Ave往北走几个街口便可以品尝到知名Lady M的千层蛋糕。虽说Lady M后来也有来洛杉矶开分店,但我必须很老实地说,那口感真的没有纽约本店来的好吃。前面抹茶蛋糕的香气清爽顺口。后面经典焦糖口感的蛋糕则是我的最爱,甜而不腻之余,还有焦糖微焦的爽脆口感,非常值得一尝。
- 大都会博物馆Met Museum(81st & 5th Ave)
吃饱喝足之后,回到第五大道上,接著来到今天博物馆街的重头戏,大都会博物馆,也是纽约的主要经典建筑之一。
大都会博物馆成立于1870年,里头的文物从史前时代到现今,来自世界各地,而由于文物实在太多,也必须定期更换。据说一年里面,就算每天都来大都会,还是看不完所有的馆藏。
顺带一提,大都会博物馆的门票采自由捐献,在博物馆的售票口上面虽说会写票价,很多不知情的人就乖乖照那价格付帐,但其实,在底下一行小小的字体用英文写著"建议价格",因此你要给一百美金也好,一块美金也罢,不论多寡通通都由客倌决定。
一楼的罗马大厅里头有著西元前15年,罗马Augustus大帝所建的三房圣殿用来献祭给神明使用,同时也因采光明亮而成为游客们的最爱,据说1/4来大都会博物馆的游客都会来此朝圣。而前方的埃及文物也是大都会美术馆的重头戏,毕竟大都会的埃及古物珍藏是除了埃及之外,在西方国家里最完整的地方。
外面望出去便是中央公园的景致。
博物馆里的珍藏众多,当然难以一一介绍。馆内光是欧洲文物就有3000件。图下的房间Wrightsman Rooms是来自18世纪的法国室内装潢,非常精致讲究,让你近乎有身在欧洲的错觉。
另外一区,同时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地方则是欧洲雕像区Petrie European Sculpture Court,让我想到在巴黎罗浮宫的雕像区。
当然也不是只有欧洲艺术品,古罗马希腊的艺术品、埃及艺术品、亚洲艺术品、甚至是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艺术品也都在大都会里有一席之地。
最后一个大都会博物馆的亮点则在顶楼,除了可看到雕像花园之外,还可眺望到曼哈顿的天际线(延伸阅读:三个地方让你美美的看纽约)。
- Neue Galerie (5th Ave & 86th St)
从大都会出来后,往北走一点点便会碰到纽约的心艺廊管(图下红砖的大楼便是),里面收藏大都是20世纪初奥地利和德国的艺术品,一进门也颇有老维也纳咖啡厅的风格。法式风格的建筑外观则在1914年由Carrere & Hastings 建筑公司所设计,该公司旗下的另一个大作是纽约的公立图书馆。在当初可是成为第五大道上最叱咤风云的建筑物之一,Cornelius Vanderbilt III夫人也曾在此下榻。
- 古根汉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5th Ave & 89th St)
古根汉博物馆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博物馆之一,光是旋转式的外型就深得我心,为美国建筑大师法兰克莱特唯一一座在纽约的建筑。之前我在撰写芝加哥文(延伸阅读:芝加哥:莱特的建筑游乐场)时屡屡提到他的名字。
大部分的时候的天窗都是打开的,但这回因为古根汉博物馆正在展出和死亡相关的艺术特展,因此特地关闭,好营造沉重又黑暗的气息。
柱子上面写了"尘归尘、土归土"的字样,来自于圣经对于死亡的诠释。整个博物馆里的灯光也有所调整,不然平时应该是非常明亮的采光才对。
- 设计博物馆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5th Ave & 91st St)
继续往北走,碰到造型前卫的设计博物馆。用高速公路的标志来指引方向。这里原先住著美国另一大亨卡内基,现在却成为世界上最大宗的设计收藏。有意思的是,卡内基当初曾经要求"在纽约最谦虚、最平凡、也最宽场的房子"因此挑种了这间,但却意外的在美国掀起另一股潮流,包括暖气、私人电梯、冷气等等。
设计博物馆自然有许多精巧设计的物品,让你看的目不转睛。
造访时刚好遇到谷歌办的亲子绘画活动,激发小朋友的创造力(延伸阅读:硅谷的工作乐园–前进谷歌)
- 犹太博物馆 Jewish Museum(5th Ave & 92nd St)
纽约的犹太人可说是主导整个城市的命脉。不但纽约市学校在犹太教节日的时候一律通通放假,甚至走在第五大道上,一半以上的建筑名称都是犹太人的姓氏。因此也不奇怪,在纽约有著最大宗的犹太艺术品和犹太文物,全都来自于世界各地。犹太教流传已有四千多年之久,远胜于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历史。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犹太博物馆于周六一率关闭,只为了守犹太教的安息日(好比我们的星期天一样)。
- 圣尼可拉斯俄罗斯宗主教堂St. Nicholas Russian Orthodox Cathedral(5th Ave & 97th St)
有著"在哈德逊的莫斯哥"之称的圣尼可拉斯俄罗斯宗主教堂位于一个僻静的巷弄里,有著特殊的外观,但如果没有仔细查找,恐怕还看不太到,据说当初莫斯科政变时,曾有著大批的俄罗斯人逃离来纽约,大多都是皇亲贵族或知识份子,也因此慢慢创建起了俄罗斯新移民的圈子。
五个洋葱头的非常吸睛,其建筑以巴洛克式的柔美,结合莫斯科市的线条所完成。现在每个周日还是会举行天主教的弥撒,虽说聚集的人数偏少,可确为他们自己的莫斯科背景感到无比骄傲。
无意间捕捉到放置台湾广告的双层巴士,看起来格外亲切,在异国异地仿佛听到故乡的呼唤,为这趟知性之旅加上回忆的亮点。但一条路走下来,看尽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和艺术品,从现代到古典都琳琅满目,而其中的艺术品珍藏难以计数。我想这就是我想念纽约的原因之一,随便一个转角,任何一座建筑,都充满了岁月和历史的痕迹,以及故人所撰写的故事。想要彻底享受纽约市的人文礼赞,留一个下午来纽约的上东城吧!
(以上历史资料来自于Eyewitness New York旅游书)
加入Dr. Phoebe的脸书
更多Dr. Phoebe的文章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