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一嘉
简报1
在台湾,某些电影节、影展、影像竞赛一直受到许多年轻电影人的重视,能入围或者得奖,都被视作一种肯定。然而,仔细去看竞赛参与者的组成背景时才发现,原来,在鼓励自己国家从业人员的大伞保护下,参赛者资格限定“中华民国国籍”,非本国籍主创人员不得参加。这类型限制条件并非完全不好,但因此缺少了外来的竞争,渐渐造成参与者闭门造车,每年作品总是自嗨成分过高,忘了国门之外,其实还有更多优秀作品于世界影像市场涌现。

最直接的缺憾是,外国籍编剧导演在地拍摄台湾的影像作品,无法在台湾本地影展上呈现给台湾观众,只因国籍限定的报名资格。当你处在一个无法让自己走出去,又无法让别人走进来的环境里,求进步、搞创新、企图要在世界舞台占有一席之地,简直就是笑话。台湾虽然人口不算庞大,却总容易陷入自我催眠的状态,如果连一个根本上必须走在观众前方的影像创作群体,都陷在自我催眠的自满环境里,我著实担心这样的群体能够创作出惊艳群芳的经典作品?当视野就只在自己方圆十里以内的小小世界,能把电影带到多远的地方?因此,台湾各影展增加国际导演竞赛奖项,是必须的。

除了影展参赛的国籍资格限定外,小到许多自称是“影像作品”大喇喇放上Youtube,却未同时提供英文字幕,更是令我十分不解。既然各位编剧导演愿意把心里想讲的影像故事从文字拍成影像,花时间在前制、找演员、挑场景、以及各项拍摄作业的用心,最后只差一小步的英文字幕,为何不肯再多用心思来完成?当你的影像故事不只说中文的人口可以理解,就连能够阅读英文字幕的观众都可明白时,台湾的影像影响力才有无远弗届的一天。

在我出国工作即将从香港返台的那天,一位司机大哥载著我与同事前往香港机场,车上我们聊著台湾、香港、中国的各项改变,令人难过惊讶的是,这位司机大哥说他越来越不喜欢到台湾旅游观光。原因在于他感觉台湾没什么进步改变,二十年来差不多一个样。虽然我心中默默认为,这是因为台湾保留了原来的美,却也惊觉我们是否缺乏改变进步的动力?是否自我隔绝于世界之外?让更多人愿意走进台湾、重新认识台湾,实在是我们该更加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