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雅玲

低薪过劳是台湾劳工的结构性现象,这样的困境在年轻人身上尤为严重,如何突破困境撕下青贫的标签,“出走,是一条出路”,把其他国家纳入求职版图,找到位置发挥最大价值,年轻人还是可以靠实力,拚出一片天!

“29岁那一年,我选择出走,只带著一本英汉辞典和几件换洗衣服,就到菲律宾工作3年多。”在离乡之前,郑振鑫是一家出版社编辑,每月负责出版2-3本书籍,同时兼责通路开发和筹办活动,一个人身兼数职,每天忙碌加班,别人在周休二日,他却得加班赶进度。

“算一算汇入帐户的薪资,1个月不到3万元。”郑振鑫深深地苦叹,看不到前景、薪资入不敷出,踏进社会工作5年,至今仍然存不了一笔积蓄。

郑振鑫的脑海一直有一个声音不断告诉自己:“日子不能再这样穷忙过下去。”他应征上在菲律宾沙石厂担任厂务长的工作,“一个月薪水6万元,29岁的我,在台湾哪里找得到这样的薪资水准!”他忿忿不平地说。在人生履历表上,郑振鑫为自己填入一笔海外工作经验,因为这份经验,他存到人生第一笔存款。

低薪悲歌!硕士起薪2万多
路不转人转,打造国际移动力

同样在海外工作的林旆仰,毕业于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读文科的她,在学生时期就对未来发展感到茫然。有一次听到学长姊从越南游学回来后,直嚷“越南生活机能不比台湾差,工作薪资却比台湾好!”抱著半信半疑的态度,在大三升大四时,她没有追随同学到欧美游学,反而选择到越南游学3个月,实地一探究竟。

“原来,胡志明市并没有想像中的落后!”林旆仰的越南第一次接触留下深刻印象,暗自决定大学毕业后选读东亚研究所。在念研究所期间,她陆续听到大学毕业同学进入职场的心声:“研究所毕业,在彰化只能找到每月2万4千元的工作”、“台北有2万7千元,但要拨1万元当租金,只剩下1万7千元生活费!”她心里更加笃定:“同样都要加班工作,为什么不选择薪资高的地方?”

在越南工作3年多,林旆仰每天从平阳骑1个小时摩托车到胡志明市上班,同样也要时常加班,但她甘之如饴,因为找到发挥自我价值的舞台,也得到努力工作应有的报酬。“公司在3年内已经帮我调薪5-6次,调薪幅度逾3成。”她笑说:“接下来,我希望5年内存到买房头期款,在越南买屋定居。”

台湾低薪的环境早就不是新鲜事,不是接受这个事实,就是要有郑振鑫、林旆仰拒领低薪的勇气,选择站起来、走出去。根据1111人力银行最新公布《七、八年级生海外梦幻工作地点》调查结果,逾7成7的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工作,低薪推升年轻人出走的动机愈来愈强烈,能够具备“国际移动力”,已经成为薪资翻倍的另一条出路。

104信息科技进一步调查,近3年来,求职者主动应征海外工作人次逐年增长,年增5.8%,分布年龄层以20岁至39岁居多,合计超过6成。

忘记国籍!找到需要你的地方
台湾领3万 法国爽赚16万

“台湾,从来不是年轻人唯一的工作舞台。”mit.Jobs跨境求职网站创办人林昶聿认为,求职没有国界的分别,说不定在别的地方,反而更能看到自己个人的价值,这是林昶聿第一次海外工作的深刻体验。
林昶聿原本任职某家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顶著令人称羡的科技新贵光环,却历经员工分红费用化、2008年金融海啸无薪假,加上当时他负责推广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产品,早已不是通讯技术的主流,“曾经憧憬电子新贵致富故事可以降临在我身上,但渐渐发现梦想难以实现,似乎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有其他因素。”

这层体认让林昶聿放弃科技新贵身分,选择到德国进修MBA,在此之前,为了筹措学费,在法国应征到他人生第一份海外工作。“记得当时是在一个小镇,面试时,公司直接问我会什么?我列举几项技能,最后提到维修电脑,对方马上开口以3-4千欧元聘用我。”

“3-4千欧元!当时折合约15-16万元台币,这样的薪资水准让我很惊讶!”林昶聿说,同样维修电脑这项工作,在Nova或台北光华商场维修电脑的技术员,1个月薪资约莫3万元,但位于法国小镇的一家公司,却可以开出这样的薪资水准。

或许有人会说当地物价消费高,这样薪资水准只能打平收支。那麽,以3千欧元试算,扣除1/3缴税,2千欧元换算当时汇率大约7万6千元台币,姑且当时法国物价是台北两倍(一般乡镇则约在1.4倍左右),实质的消费力还是相当台北约4万元台币水准,这还不包括比较两边相关福利以及工时。

“维修电脑这项技能,相信只要念理工科的学生都能轻易上手,然而,这项技能如果放在合适的位置,你的工作价值是不是超过现在所处的位置?”林昶聿抛出令人深思的问题。104猎才派遣暨人才事业群资深副总经理晋丽明也认为,针对工作这件事,最好忘记你的国籍,把自己当成国际公民,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的舞台,就能得到最大的成长与成就。

练好基本功!首重语言技能
就业市场大陆退烧,东盟崛起

过去,部分媒体变相误导,把台湾青年到海外工作定位成“台劳”,不少人刻板地误以为到海外工作都是从事低阶的工作。其实,台湾人到海外工作未必是“台劳”,也可以是高级人才。现年32岁的王宛如,原本在华硕担任专案经理,由于擅长SEO搜寻发动机优化、数据分析,表现突出,被一家新加坡新创公司以高薪挖角。“在这里工作,给年轻人很好的机会,完全以绩效导向,不管你过去怎么样,表现好的就会被尊重!”王宛如笑说。

语言能力是海外工作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具备专业技能会让企业主更快看到你。以林昶聿为例,他在海外第一份工作是维修电脑,让资方看到台湾人擅长提升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的管理长才,因而聘任他为管理顾问,巡视各个店面、仓库状况改善流程,让他有机会到欧洲不同国家工作,拓展视野。

那麽,目前海外求职市场情形又如何?晋丽明分析,不少人有意往海外发展,仍以中国大陆作为第一考量,然而,根据104人力银行统计,近5年主动应征中港澳工作人次减少3.9%,原因除了中国本土人才崛起外,另外当地人事成本也已逐渐垫高,早已经没有人口及土地红利的优势,这些厂商不是在地化,就是转往东盟国家发展。

反观东盟市场人力需求崛起,主因是中国制造中心挪移,外资投资眼光纷纷瞄准未来经济爆发性的成长,相对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而主动应征东南亚工作的人次,近五年也快速成长二五%,其中以越南求职人数最多,缅甸近年吸引人才主动求职大幅增长三倍。摊开东盟国家求才若渴的热门职缺,以软件/工程类人员、客户服务类人员、行销类人员居前三名,五年来总工作数约成长30%。

日本,也是国人理想中海外求职的梦幻地点,事实上,近几年日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广召海外人才,其中2020年东京奥运筹办如火如荼,今年东京都厅也与业者合作,来台举办3场赴日工作说明会,前2场报名踊跃,限额90名,场场几近额满,最近一场将在12月举行。

负责在台日本企业人才招募的保圣那管理顾问公司台湾分公司副总经理郭德仪表示,日本每年国际人才需求都有20%成长,目前欠缺技术研发、制造业、商社、不动产及金融业相关人才,当地企业主也多认为,台湾和日本工作价值观念相近,人才济济,相当欢迎国际人才赴日发展。

至于欧美国家职缺数量增幅有限,晋丽明分析,欧美国家本身陷入经济成长疲软,以美国为例,为了拯救经济,甚至鼓励制造业回美设厂,像Tesla(特斯拉)即是一个例子。

挑战高薪!培养跨文化沟通
学习优先 做好不回台打算

然而,面对海外工作以福利优、薪资高频频向优秀人才招手,在决定前往海外工作前,仍有几个问题必须问问自己︰首先是确认自己到海外工作的目的,不少人因为高薪贸然前进,却没有考量未来的发展性。经纬智库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林知明认为,年轻人应以学习经验为优先,薪资水准次要,等待累积经验后,反而薪资增长比你想像的还要多,如果只重薪资,没有学习性,未来可能只停留在原有位置。

其次则要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在海外工作,这同时要检测自己内心层面与外在环境;前者是了解自己心理素质够不够强?挫折忍受度高不高?面对必须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是否能够接受孤独?甚至有回不了台湾的心理准备;后者,面对外在环境人事物的不同,是否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在海外工作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和来自多元文化的人们有效沟通。ITI亚细安研究会前会长、现任TenMax负责越南市场数码行销的黄谭龙举在越南工作的经验说,要了解当地人对同一件事情标准不一样,同样交办一件事,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认知程度;也要知道采用以上对下颐指气使地交办工作,在当地完全行不通。

黄谭龙认为,具备同理心,试著进一步了解对方,怀有更大的包容心,甚至减少内心隔阂,不要排斥与当地人博感情、交朋友,这是融入当地文化,让自己海外工作游刃有余的关键。不少人在海外工作没有归属感,但如果有意立足国际舞台展现长才,就需要相当大的意愿和决心,毕竟海外工作这一条路收获与否,自己走过才会知道。

一句西洋谚语曾如此说︰“人生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学会在雨中跳舞。”因为台湾低薪这场风暴会持续多久并不知道,但可以确信必须做些改变跳脱框架。如何让自己的履历留下一笔国际经验,具备全球化竞争力,或许是突破低薪窘境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

本图/文由“财讯”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勇闯百万年薪的海外工作 拒领22K年轻人 把世界当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