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 钟艺 Photo Credit: ittfubicn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成为中国城市的代名词。同样的繁华、同样的忙碌,同样的灯红酒绿。看上去好似一个模子刻画出来的四个城市,却拥有著完全不同的故事。
在广州五年,这五年间看过广州的繁华、拥挤、吵闹,也见识过广州的宁静、悠然、朴质。长时间相处过的城市不多,曾经的我一直以为这就是城市该有的样子,有城市就有生活,直到我在深圳的那段日子,一切的自以为然开始改变。
深圳是个被快速催大的孩子,30多年的时间这座城市拥有了摩登大城市该有的模样,宽阔的街道、良好的绿化、崭新的大厦,这些现代人心中的“城市美”深圳一应俱全。然而,在深圳的日子却让我难以适应。每到周末,深圳的办公区就变成了一个“空城”,了无一人的高楼大厦难以寻觅到一顿午餐,街道也冷冷清清,往日的忙碌和周末的空景形成了极度鲜明的对比。“没有人气”是深圳给我最直接的感受,也许是时间呆的还不够长,也许我身性就喜欢热闹,总之,深圳之于我来说是一座没有根、在飘摇的城市,他产生千万财富,却给不了人生活。
回到广州,看到老城区的老树、经历了几十年岁月的餐厅、建筑、公园,看到老人们带著孩子散步,街坊们和店家聊生活琐碎,我突然真切的感觉到,这才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才能真正被称为“居民”。
上海思南路是我对上海所有美好回忆的聚集地,街道两旁茂盛的古老法国榕树掩映著骑自行车的人们,古老的围墙、磨到泛光的石阶,生活的温暖柔然而生。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愿意自行车出行的城市原来自带魅力,因为老街道不曾改变、老建筑不曾丢弃,人们依旧愿意保留著曾经的出行记忆,人和城市的融为一体让人抛下钢筋水泥的防备成为城市的一份子。
对于一座城市来讲,“老”是城市的内核,它不仅承载著一代代在这里生活者的记忆,还是构建城市的“筋骨”。老街道、老建筑成就了城市的生活气息。所谓的生活是人与人之间熟悉、能体会到人情味的感觉,而这是城市历史、城市建筑、城市文化所赋予的。
城市对于居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容身之所,一个为生活打拼的地方,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一个能感觉到温度的地方。当我们在一座城市生活,那种与过去息息相关的符号,会在内心沉淀成一种特殊的感知,进而变成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城市的每座老建筑,每条熟悉的街道,都是人们生活的基石,没有了它们的存在,城市何来温度,又谈何生活?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