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KHS

最近李婉钰的照片分外精彩,甚至荣登政论节目的议题,或许如刘建国所言与“政治”有关。犹记得艺人陈冠希数年前的不雅照亦曾造成一阵子的讨论风气。人类天性的好奇心,驱动了X周刊、X日报的存在,且历久不衰。尤其人们生活压力大,精神上渴望观赏轻松活泼的节目,促使媒体努力“包装”各类新闻,让内容富有人情味、故事化、趣味性,为的是制造收视率,促进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如将名人的日常事件及有煽情性的花边作为新闻的重点,并从新闻中尽力挖掘其娱乐价值,此为新闻的发展趋势。但过度娱乐化随之而来的负面作用,包括演变为一味地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性与刺激,故屡次引发观众对于“道德”的批判。

新闻范围含有新闻专题、调查性报导、访谈性新闻节目、弱势者的遭遇、不公义的事件,可适当地加入人情味、故事化、趣味性要素,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可看性,令人愉悦,但不能虚构,仅是在形式上使用故事化的手法。叙事中可以通过音乐、特效……等元素,加上主持人的动作、表情,皆可让新闻节目不过于严肃,有些新闻在报导的时候,媒体还会播放与此事件类似或相关的影片片段,增加新闻的艺术性。或是主播、记者的口语表达与配上形式多样的图片、动画,一起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娱乐化新闻节目,再与新闻的舆论监督相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正向的新闻节目潮流,且从传播形成社会舆论,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但若为了让观众注意,夸大新闻的轰动效应,渲染暴力、凶殺、色情……等不良内容,会严重破坏新闻传播的实质和内涵,损害媒体的公信力,降低新闻的准确性。

媒体需要做的,是收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大众为中心的新闻,因为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与解读信息,客观的按照事实来进行报导,真实是新闻的原则,必须要认真查证信息来源,保证新闻的可信度。倘若能够将节目的新闻价值和娱乐价值相结合,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类似李婉钰的照片事件,显现出该新闻已过度娱乐化,会影响新闻传递信息的功能和重现事件真相的本质。当大众通过媒体认识相关事件的时候,会被妨碍认清新闻事件的真相,会影响人们的正确判断,在某种程度上亦会危害媒体的公信力。其他的负面影响,则有一些民众可能会过度耽溺于媒体提供的表面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容易降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满足于“被动的信息接收”。尤其对于辨知能力较弱的青少年而言,易盲从认同媒体所展示的人物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如:豪宅、名媛贵妇的消费思想,或是沉迷于色情和暴力画面,造成其在生活上盲目的与他人作物质比较、在人际关系中滥用暴力……等失控行为。

另一方面,过度的娱乐化,会导致媒体责任意识的缺失。以2008年的陈冠希不雅照事件为例,很多记者没事找事、故意编造炒作相关的网站,模仿不雅照风波,更有盖过始作俑者之势,属于记者的主观猜测或想像,并不符合事实。李婉钰的照片事件亦然,有很多没有对当事人的采访,是记者仅凭借自己观察到的场景或者人物表情或者其他的小道消息,即在新闻中大肆猜测李婉钰与刘建国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具有什么心情?接著,作个“总结”。这样的模式本来不是新闻应该的,但是在新闻被扭曲娱乐化的过程中却比比皆是。即使是报导人物的生活,也应该有确切的事实依据,而不应该是告诉读者看图说新闻,或者自己给人物贴标签,这是对事实的忽视。显见某些记者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素质,违背新闻规律、将娱乐凌驾于准确、客观、真实之上,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

原文:专栏/从李婉钰照片事件看新闻的娱乐化与缺失(上)
※本文获“蕃薯藤 yam新闻”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更多请见:蕃薯藤专栏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