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Yang Photo Credit: neverbutterfly @ Flickr CC By 2.0

少子化冲击自今年白热化,台大校长杨泮池接受评鉴双月刊访问时表示,学生数减少使每位学生拥有更多教育经费,应集中资源来提升学生竞争力,学校存亡交给市场机制。

中央社报导,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5月出版的最新一期评鉴双月刊,访问国立大学校院协会理事长、台大校长杨泮池对少子化冲击的意见。

杨泮池表示,把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当成高教生死攸关的“大限”,是从学校角度看问题,这是倒果为因,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好学生,而不是为了办学校,学生数减少后,每个学生可享受到更多高教资源,学校可以把学生教得更好,让学生得到更高品质的学习,更有竞争力与能力,反过来从学生角度看,这是危机也是转机。

教育部提出5年内让50所大学合并转型政策,杨泮池认为,台湾现在的大学数目的确太多,市场机制无法不面对,教育资源应该更集中,高教的方向是让孩子更有竞争力,而不是只关心有多少大学未来会变成怎么样,政府应跳出学校框架,站在更高点思考台湾的高教问题在哪里。

联合报导,杨泮池说,现在大学教授薪资缺乏国际竞争力,台湾要如何留住人才?政府应松绑法令,将产业资源引进大学,例如开放大学设立衍生企业,让研发成果产业化,让老师开公司、借调至业界,也让外界资源得以进来。

清大教务长戴念华认为,鼓励大学老师开公司是“一定要走的方向”,才能让研究往应用面走,但国内法规限制太多;美国这种例子很多,教授有个研究成果就可以开公司,美国著名大学教授如果没有开公司,还会被人家嫌成是“不怎么样”的老师。

交大副校长陈信宏也赞成,以工程领域为例,学校技术到产业去是很正常的,否则台湾一直讲创新产业,但学术界论文却无实际运用,反而造成产学落差。陈信宏说,台湾现况法令不允许,但还是有人偷偷摸摸开公司,他认为应明文规范,至于开公司资金,业界、NGO团体、学校都可投资,才能支持老师继续研究。

自由报导,前教长、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表示,可开放大学办衍生企业,弥补短收的学杂费,例如屏东科大生产抗蛇毒马血清,就是不错的开源方式;大叶大学校长武东星也表示,应修改“大专教师借调办法”,教授创业成功、回馈学校才是双赢。

高教工会秘书长陈政亮则担忧,大学发展衍生企业,长期下来会影响学校和教师只重视“研究有无利润可图”,基础研究恐被边缘化。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颜庆祥则表示,某些系所可把研究“产业化”,但也要给其他“非产业化”特质的系所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教育部政次陈德华表示,教育本身具有公共性角色,要兼顾扶弱和拔尖,因此不宜完全交由市场机制决定,但未来可调整资源,发挥更大效用。教育部高教司表示,“高教创新转型条例”草案已规划将放宽大学衍生企业规定,给老师诱因参与企业经营或担任董事。

华梵大学哲学系主任吕健吉则在《资源集中顶大 却喊公平竞争》一文表示:

当一位大学教师可以到校外全职开公司,到底老师是要以公司营运为主还是要以学生学习为主呢?此种大学职校化的取向,个人觉得不必如此辛苦让大学教师去校外开公司,而是直接修改大学教师聘用办法,让开公司的老板直接到学校上课还比较简单,对学生的就业更有保障,学习也直接些。

或可说,当教育部担心学校倒闭会影响到学生或教师权利时,倒不如订定一个企业接收大学的相关办法,此种大学安置方案,对企业和大学的发展或可互蒙其利,大学就可以教导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学生也可以真正学以致用,不再有企业界的感叹,现在的大学生是不符合业界的实际需求。

自由报导,由国立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及台湾科技大学共同成立的国立台湾大学系统,今天宣布推选台大校长杨泮池兼任国立台湾大学系统首任校长,将在函报教育部核准后聘任,英文名称为“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ystem”,简称NTUS。

新闻来源:
少子化 杨泮池:学校存亡交市场机制(中央社)
大学存亡 台大校长︰市场机制决定(自由)
杨泮池:让大学教师开公司 产学双赢(联合)
三合一!杨泮池出任“国立台湾大学系统”首任校长(自由)

本图/文由“关键评论网”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台大校长:应该让老师开公司,大学存亡交给“市场机制”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