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魏孙鸿 Photo Credit: geral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我在整理上一篇文章(没事别鼓励年轻人创业)时,恰巧有个朋友来访,便聊到了这个议题。他问我:“那你要这代苦闷的年轻人去干嘛呢?”我说,要嘛找家可以学东西的公司用心学,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熬,所以愿意撑的,老板、前辈都愿意教,五年后,就可以有些成绩,到时空间自然大多了!再不然,也是我更建议的,去学手艺,这是台湾现在的“职业真空”区,青黄不接、人力大缺。翻模、水电、空调、修车、土水、木工、开怪手或大机械…等等,都是好选择,且不到三十岁,要学还来得及。
别的不讲,以前我合作的木工师傅,年纪不到四十,没被教改广开的大学之门骗去读大学,早早就入行,两年前比他年长的木工师傅已经叫他“董仔”了,现在我小修缮的活儿,他已经忙到没法处理了。而即便是他,也怨叹木工师傅的老化!
另外一位朋友的儿子,一般科大毕业,当完兵后一度一直换工作,好不容易到室内设计公司当业务稳定了点儿,几年前却成了土水师傅的学徒。一开始,朋友捶胸顿足,后来呢,还真扬眉吐气!为什么?这孩子“老了”才去学,但老师傅真当宝,他应该也是注定吃这行当的饭,手巧心细,成就感有了,学得又快。且还比老师傅更会找资料、想方法。之前还被某大建商的高层赏识,送到日本去跟那边的大师交流学习。去年出师了,还是跟著师傅,过两年就要接他师傅的班了,年收入让朋友笑眯眯;更重要的是,朋友讲,他是少数不必烦恼孩子工作与前途的“教改世代”爸妈!
台湾在这些手艺匠的市场,现在出现了世代真空的状态。太年轻的孩子,也就是古早作学徒的年纪,除非爸妈想通了,否则根本连技职学校都不愿孩子读了,更不会送去学。且好不容易去几个去了,却偏偏因为环境与时代的变化,很难克服玩心,常常就半途而废。但“教改世代”的年轻人,有体力、又能掌握新的时代工具,只要肯学、肯做,加上投入后自然会串起之前所学的种种,是有可能弥补晚入行的时间差。
要知道,历史上充满机会的时代,都是产业、工作产生真空的时代。二战后,因为大量人口的死亡,战后婴儿潮那一代的人,都可容易找到工作,在时间的酝酿下,除非特别,否则也都至少得以安身立命!而这批人,就是“教改世代”的爸妈。而此时,台湾的职业真空,不是落在白领的办公室中,而是落在蓝领的工地里。日领三、五千的活儿,要的是手艺、技术,学会了,功夫好,那真是事求人、不是人求事。只要肯做,风险比创业低、收入比受薪高,何乐而不为?
政府与其不断地鼓励年轻人创业,不如扩大职训且进行媒合,让缺人手的工班、师傅可以透过政府平台找到有意愿、有能力的艺匠接班人。且透过职业工会的健全,去给予转职至此的年轻人完善的职业保障,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
如果能够透过良好的政策,去弥补台湾现在手艺匠职业领域的真空状态,一方面可让台湾的技术人才不致产生难以弥补的断层,二方面也可让大批闷世代的青年开创出自己的职涯,三方面因为新时代的血轮投入也可能让这些行业产生更正向的质变。
实话讲,若不想方设法,时代还是会照著不变的轨迹去改变环境,日后问题有所解决,得益的也是十几二十年后的“年轻人”,那时今天抱怨连连的年轻人却以步入中年,什么都来不及了。如此,整个教改世代是失落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