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林旻柔】

智慧穿戴装置夯,全球各大厂牌无不纷纷开发新产品抢攻市场。随著Apple watch、Android watch上市造成话题,除了小米、Garmin、Samsung及SONY等既有品牌,国内两大电脑大厂华硕、宏棋接连宣布今年底加入穿戴装置战场,其中,宏棋的Liquid Leap Active搭上节日送礼列车,12月份更在美国创下单日热销7万只的纪录。宏达电也不遑多让,HTC Vive 12月18日于中国北京发表后即造成热烈讨论,Vive眼镜头盔、无线控制器、链接控制盒等,皆已通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认证,预计第2代开发者版本将于明年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上现身。越来越多国际品牌投入智慧型穿戴市场,显示出背后庞大的需求与商机。

台湾使用智慧装置的人数有多少?根据资策会创研所FIND团队公布的“2015年我国家户宽带应用现况与需求调查”内容中指出,2015年台湾穿戴装置持有率约有93万人,占总人口4%,比去年1.7%成长了2.3%;其中,又以25至29岁的社会新鲜人为主要族群。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装置里,智慧手环持有率68.3%占最大宗,智慧手表40.4%的使用率则居次,其他装置如眼镜、鞋类等都低于5%。除了一般民众接受度较高的智慧手环外,资策会创研所FIND团队预估,未来智慧手表将会是国际发展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型穿戴装置除了当成配件的外型取向外,“功能性”是消费者购买时最大的考量;其中,高达58.5%的持有者每天都使用。有64.8%的使用者表示,智慧型穿戴装置能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运动,54.2%会利用装置定期追踪身体健康信息,47.9%的人认为它具有生活作息提醒的功能,41.1%持有者则看重智慧型穿戴能链接到其他设备,如智慧型手机。由此可见,“掌握自身健康信息”与“提升运动功效”系为目前拥有者使用智慧型穿戴最主要目的。

资策会创研所分析师韩京呈表示,经过分析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后,建议业者未来除了持续开发身体信息量测的功能外,穿戴式产品的开发亦可朝集成更多生活信息,链接与操控更多不同的装置为发展方向,或与娱乐功能或行动APP结合,设计出符合穿戴式应用情境的服务内容。此外,因民众每日使用社群网络与实时通讯软件的频率愈加密集,如何结合社群以及通讯功能,未来势必也会是穿戴式装置另一待开发之潜在市场。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