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晏铃 图/刘国泰

尽管中央高考制度的“手铐脚镣”还在,北京教育界仍发起“开放、综合、创新”的高中教育改革,从课程选择、时间规划,到校服设计,都是学生自己做主。

十月二十日,金黄的银杏、尚未彻底染红的枫树,尽责点缀北京的秋天。

早晨七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门前,三十几位绿衣黑裙、罩著浅蓝色外套,操著台湾口音的高中女孩,兴奋地走下游览车。

这些女孩,来自台湾的明星高中北一女中人文社会资优班。

校园另一头,穿著轻松便服的学生走近。原来,他们是北大附中的学生,是北一女学生的“学伴”。

上课钟响,学生们两两一组往校园各方向散去。

北大附中校园不大,教学楼里挤满不同年级的学生,大家都在找自己的教室。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表,没有班级,甚至没有年级。

“我这堂本来没课,但我带你去看一门语文课,”穿著深蓝色格子衬衫,留著棕色短发的北大附中学生李龙韵,滑著手机展示自己的课表。她拉著绿制服、台湾来的邱淳乔,朝自己没上过的课堂冲。

“没想过这边这么自由,学生感觉都好开心,”跟著学伴刘舒泓跑班,北一女中的蔡尚珉最感震撼的,是学校给的“自由”与“时间”。
北大附中不是特例。

北京从排名第一的人大附中、著名的北京十一学校,到社区型的广渠门中学,这些平均千人以上的学校都有跑班制,不管是打破班级制的全面跑班,或部份跑班。

二○一○年,中国推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为期十年的教育改革计划;从中央到地方都意识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过去千篇一律的课程,还有高压教育,未来不适用。

“高中改革目标朝向开放、综合、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各地区自己搞改革、搞创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课程室主任朱传世,诠释北京教改的步伐。…【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天下杂志》586期】

延伸阅读:
巴黎恐攻后,全球下一步?
吴思华:未来教育 台湾需要“教师创业家”
美国的建中,老师怎么教?
傅娟/欧阳妮妮 把喜欢的事变专业 教出没公主病的公主
花,可以抵抗枪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天下杂志网站》。
※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