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游进裕博士口述,梁璃月采访整理】

虽然国家编列许多特别预算治理水灾,但台湾近几年还是出现许多相关问题,其中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就是地层下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找了很多专家来开会,治水专家李鸿源教授就建议大家向荷兰学习,因为荷兰有4分之1的国土在海里,但他们的人民还是活得很开心,那时候台湾已经开始讲气候变迁,从荷兰考察回来后就觉得他们真的做得很好,因此决定选一个地方,也就是嘉义沿海做一个示范区域,决定不再采用以前哪里淹水就治哪里的方式,而是做现在已经很流行但当时很新颖的“滞洪池”、“国土复育”。从那里实际演练,让民众知道应该怎么做,并且希望引进新观念,创造民众跨领域沟通的平台。

地层下陷跟抽地下水有很大关系,这两者是恶性循环。因为地面水被污染,脏到民众不敢用,为了一次解决这两个问题,台大国际水利环境学院的团队在2003年那时做一个示范湿地而非净水场,他们找出每年会下大雨的地方,将水存起来并将水变干净,当缺水时就可以使用,不用再抽地下水,而且可以进一步经营,创造可以赚钱的新型产业,也就是兼顾生活模式、生态以及生产。当时做起来之后大家就有一个21个字的愿景:不淹水、环境美、无缺水、水质清、鱼保证、人悠闲、又赚钱。

沿海因地层下陷所以不适合再做农业,后来就改成养殖业,但是因为水质不干净造成鱼不好照顾,因此必须使用很多药,花很多时间一直照顾鱼,不但要担心气候还要担心水质,最终结果就是投入劳力成本太高、收入不成比例。经由新的生产方式,同样人工可以照顾10倍面积,成本降了利润就变高,也不用再去抽地水。

这个愿景出来后,由下而上的规画就成形,更大的挑战就产生。因为政府在那边有一整片上百公顷没有利用的土地被占用,他们预计找到一个更低的地方挖池子,水就会从其他地方汇集过来,其它家就不会淹水,而那挖地的土就可以搬运到其他地方填补变成新生地,并进一步规画人造水域水上活动。当时精算过,这个荒地再利用的都市计划是可以赚钱的,当然计划案也送进了中央。

不过,“谁来做”变成当时很大的问题。谁是主管机关?这个计划跨了好几个部会,当时行政院请了经建会集成,但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想要做整块的,加上政治派系问题,最后的结果是中央跟地方都没有主导这个案子,一直到今日,案子还是没有进展……只能说,水患治理这个议题,整个看起来就是体制有问题,讲白点就是政府治理失能,民众期待落空。

20140909_游进裕、梁璃月_环保_政府治理失能,民众期待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