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梁璃月】

香港、台湾同样背负殖民地的过去,却衍生出不同的建筑面貌。透过香港建筑师学会主办的“筑.迹-香港建筑展”,我们可看到双城的历史,如何带来不同的建筑特色,又如何与当地的传统建筑拼发出火花,产生新的建筑风格。

殖民地的历史为香港带来中西合璧的城市面貌。以宗教建筑为例,香港既有华丽精巧的歌德式天主教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藉高耸的尖塔、绚烂的尖拱彩玻璃花窗和天然光的引用,表达对天国的向往;在不远处亦有一级历史建筑回教清真礼拜堂,用上清真寺的典型拱形正门、拱顶、几何型装饰图案和呼拜塔,为香港穆斯林提供聚集的地方;在湾仔则有具尖端穹项、对称布局的锡克庙,守护随英军来港的锡克教印籍社群超过一世纪。

随著不同时间的推进,香港的建筑也呈现不同的运用特色。以西方人聚集的中环为例,建于1892年的艺穗会本是储存牛奶和冰块的仓库,其红砖配白色灰泥批荡的爱德华式风格建筑具古典文艺气息,与同区华丽的巴洛克建筑(如旧大会堂)和典雅的新古典建筑(如前法国传道会大楼)互相映衬;至1930年代,世界的建筑风渐渐脱离古典风格,于是中环有了由巴马丹拿设计、走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第三代汇丰总行,以俐落的垂直线条彰显气派;到1960年代落成的大会堂,采用更加简约的包浩斯风格,讲求实用性和简洁线条,两座方盒子一高一低与方形的公园,成为香港的现代主义典范。

在西方建筑风格为城市带来新面貌的同时,香港亦保存了很多传统中式建筑。当中有华南士绅府第 大夫第,它采用合院式设计,建筑物主次分明,门厅及中厅均置于明间中轴在线,极为工整,更以优质青砖及花岗石条筑砌,用大量雕刻、壁画、泥塑、陶塑甚至清光绪帝御赐的牌匾作点缀,极为珍贵。香港人在建筑选材上亦甚有智慧,以民间盂兰盆会的大型竹戏棚为例,选用的竹枝轻便但柔韧性和拉张力极好,让竹棚整体结构十分稳定,更可以建成不同的型态和模样,同时易建易拆,处处表现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及智慧。

在香港这个华洋杂处的地方,融合中西建筑文化和技术的“中国折衷主义建筑”更是合适。以东半山著名的家族大宅“禧庐”(现称景贤里)为例,它巧妙地将座南朝北的地势配合中国风水布局,融合雪铁龙西式建筑技术,将岭南园林风貌与西方大宅功能空间编织起来,见其匠心独韵,令人惊觉香港当代理念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轨的贡献。如果有机会到香港旅游,除了美食之外,也可以安排一系列殖民风情的建筑之旅。

(以上影像来源: 香港建筑师学会 )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