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梁璃月】
随著秋天季节的到来,许多民众察觉到气温有下降的趋势,除了外在环境开始变化,人体内在的体温也不知不觉在下降。在夏天季节,民众已经习惯外在高温,自己的体温也停留在35度左右,一但步入秋冬,外在温度将逐渐下降到25度,如何让自己的内在体温随著外在环境的温差做适时调整,是这段期间要注意的保养重点。
元品中医诊所的王志文院长在接受草根影响力新视野采访时表示,因应季节变化产生的温差,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应对,除了注意衣物保暖之外,适度的食补、药补都是有效的方式。以幼儿为例,幼儿天生体温较高,虽然步入秋天,但如果穿著太多衣物,就会造成容易流汗、著凉的问题,针对这样的年龄层,建议不要穿著太多衣物,只要多带一件薄长外衣就足够应付初秋的季节。
至于一般女性族群可能在初秋会有头痛的症状,王志文院长特别叮咛要加强注意头部保暖,尤其是女性生理期期间容易阳气外泄,可以以薄帽保暖,避免偶感风寒。女性如果是气血虚弱、热气淤在体表的体质,可能会有对热度无感的症状,这种体质是气塞型,一旦感觉到热度的时候,可能已经很严重,甚至有中暑的征兆,这种体质在秋天除了注意保暖、加强体适能训练以增加热排泄功能之外,也可以看医生进行中药调理。另外,有的女性是怕风怕冷的体质,还伴有头痛症状,这很有可能是体温调节出现异常,因为一分的怕冷就代表有一分的寒气在体内,这种体质应该要从补身、解感冒、提升免疫力著手调理。
如果民众有口干舌燥等感冒症状,有可能是上次感冒没有根治以致留下尾巴,使免疫功能没有回复到正常状态,经常发声的从业人员,例如老师、记者、讲员等等比较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建议在中医师诊断之后,以药补、食补来调理,也可多吃一些麦门冬、膨大海、枸杞、乌梅等改善。
至于一般寒体体质的民众,可以适度增加一点点温养的食材以帮助入秋的体温调节,例如”姜”就是很好用的材料。另外要注意冰凉的饮料不要再喝,也要避免冷性的食物,以便让身体体温逐步缓降。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