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瀞文

每逢开学季,无论孩子是小学或国中新鲜人,都需要适应新学习环境。《亲子天下》为家长整理国中小新生开学时常见的问题,并提供解方。

图片来源:插画∣徐至宏

以下内容咨询∣台北市湖山国小教师张晓雯、苗栗县苑里国中辅导老师余宗晋

孩子在这个月穿上了新的制服,走进新学校校门。即使“上学”这事对孩子来说不全然陌生、即使在暑假已经做了身心的准备,但进到全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新学习,开学的第一个月还是状况百出的适应期,有不同的任务要达成。

忘东忘西、没写功课、不守规矩……完全是小一新生的“正常反应”,爸妈先别生气,也不要灾难式的想著:“才小一就这样,以后怎么办!”记住,小一的适应重点在帮助孩子创建学习习惯、规律生活、融入团体,而这些,就从回家翻阅联络簿开始吧。

对国中新鲜人来说,他身心面对的转变比你想像得多。在种种变化中,第一个月的关注重点应该是孩子的人际关系。亲子要在日常培养良好的关系,当孩子的人际遇到困难或受到同侪霸凌时,才会愿意开口讨论或求助。另一个重点是落实规律有节奏的生活作息,帮助孩子未来的学习上轨道。

【国小篇】
搞定初次进入校园生活的小新鲜人

Q1:孩子总是来不及抄联络簿,好不容易抄完了,我也看不懂。

A:对初学注音的小一新鲜人来说,抄对、抄好联络簿实在不容易;对父母来说,要看懂小一新鲜人写的联络簿也非常吃力。但是联络簿无法达成联络使命的状况不会太久,多数孩子在1~3周内,可以胜任抄写联络簿的工作。

小一的课程看似简单,但小一阶段创建的学习习惯,以及国语文能力,都攸关日后的学习。小一孩子在学习上需要的陪伴,绝对不亚于中高年级的孩子,而父母翻阅联络簿会是一个开始。

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都提醒,无论孩子是从学校直接回家,或是在安亲班待了一个下午才回家,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联络簿。亲子各自工作后回到家,先休息一下聊聊天,就翻开联络簿,里面会有今天的功课与教学进度,就算孩子都会了、功课也写完了,仍要花一点时间复习。

Q2:孩子上课找不到教室,放学时,我也要等好久才接到小孩。

A:放学时间人车杂沓,开学第一周会是接送混乱期。父母必须和孩子约定好接送地点,也要先说好,如果在约定地点等多久还是没见到面,可以去哪里等,或是到哪个处室找老师协助。

若打算让孩子自己上下学,务必带著他走几次安全路线。教他如何过马路、遵守交通信号灯、走人多的人行道或骑楼,以及上下学时段有老师或家长站哨的路线。

面对国小的新环境,上小学前事先认识校园,能减轻孩子的焦虑与紧张。但如果没机会,开学后也要找个时间,协助他认识学校环境、了解学校动线,例如:校门在哪?警卫伯伯在哪?上下学走哪个门?厕所在哪、如何使用?老师的办公室在哪?健康中心在哪?操场、游戏场、球场在哪?哥哥、姊姊的教室在哪?公共电话在哪?

Q3:一开学他就状况百出,不会趴睡、不会用蹲式马桶,还常打电话要我帮他带东西。

A:这些大人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改变,却可能让孩子的新生活充满了不安与疑惑,甚至有孩子因为不习惯蹲式马桶,直接大便在裤子上。

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大不相同,这些在刚上小学的前几周,老师都会带著孩子去认识,包括:如何使用蹲式厕所、上厕所要关门、如何折卫生纸、厕所弄脏了要怎么清理等。

父母比较积极的做法是,在开学前告知孩子这些改变,让他有心理准备外,开学之后若有你觉得脱序的行为,也不要马上处罚,先听听孩子是怎么想?遇到什么困难?再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

至于忘记带东西,建议父母不要帮他送,让孩子学著自己想办法。国小有个重要任务是生活自理,忘记带东西去学校是多数小一新生会发生的状况,不妨让孩子透过这个犯错机会,试著想办法跟同学或老师借。

Q4:孩子回家时跟我说他上课都听不懂,我该如何协助他?

A:当孩子这样反映,父母必须委婉的让老师知道,“孩子目前的学习似乎无法理解,我在家可以如何帮助他呢?”

有经验的老师会先确认孩子是否有生理上的困难,包括视力、听力、注意力等是否有先天的不足?再看看孩子是不是因为新环境适应困难?还是学习态度需要调整?也有些孩子是因为家长要求严格而造成焦虑。

张晓雯提醒,小一前10周国语教的都是ㄅㄆㄇ,孩子在学校学完后,回家一定要陪著他练习。有些孩子学习比较慢,会挫折,但只要家长持续陪伴,小一上学期结束前很少有孩子学不会。

Q5:小学意外比幼儿园多,才开学,他就从游戏架上摔下来。

A:低年级生是国小学生中,最常因为游戏器材使用不当,导致跌伤、瘀伤、撞伤的一群。

虽然老师会提醒孩子游戏器材的安全使用方式,但父母在带孩子逛校园时,不妨示范正确玩法,包括:荡秋千手要抓紧,秋千停了才能下来;熘滑梯不可头下脚上或站著熘;玩翘翘板时不可以在板上行走,或是突然跳下让友伴掉下来。也让孩子知道,如果受伤了记得到健康中心找护士阿姨。当孩子真的受伤,不要大惊小怪、兴师问罪,冷静下来听听孩子怎么说。

Q6:孩子有些新生活适应上的状况,我想要和老师讨论,写联络簿、到校拜访和打电话,哪个是和不熟悉的导师最好的沟通方式呢?

A:视沟通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沟通形式。亲师平时联系与创建关系可透过联络簿,就算没有“问题”要反映,也可以在联络簿上记下孩子的生活及成长,除了替孩子留下纪录,也让孩子知道,他在家或在学校发生什么事,老师和爸妈都会知道。

紧急且可能有争议的讨论,为避免文字传达有限、想像空间大,以电话和面对面谈为佳,但是要注意时间。若要打电话,孩子放学后的下午通常老师还在学校,是很好的时间;但许多父母到晚上才见到孩子,如发现需要沟通,要打电话也记得尽量在9点之前。

当你需要亲自到学校一趟,先和老师约时间是一种礼貌。无法事前联系的话,放学接小孩的空档是不错选择。如果临时真的有急事,需要立即联系,为了不打扰老师上课需要照顾全班学生,最好透过辅导室、学务处等单位联系。

亲师座谈会、联络簿、班级网页,都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与学校教学成长。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亲师沟通,都要记得态度有礼、委婉,表达出“我需要老师的意见与专业来帮助孩子”,才有可能透过亲师沟通取得良好的亲师合作。

Q7:开学1周,东西一直不见,书包乱糟糟,要怎么教他整理?

A:上学用品的挑选以实用、安全为主要考量,每一个都要贴姓名贴或写名字。一些必备文具,像铅笔、橡皮擦、尺等,可以多买一点备用。但是当孩子弄丢了,张晓雯建议不要马上补给,最好是在给孩子文具前就让他知道:“这是你这学期的5枝铅笔,要好好爱惜,用完就没有了。”当他笔不见了,要他去找、问问同学,甚至如果还是找不到,就请让他用剩下的3枝笔,让孩子感受丢东西的不便。

若孩子总是把学校课桌抽屉塞得乱七八糟,可教他“书背朝自己、大书往下面、小书往上面”的置物原则,找书时掌握“整叠拉出一半,抽出需要的那一本”的诀窍,让抽屉井然有序。柜子里也可放个小篮子,指导孩子将小文具放篮内、大物品放篮外摆好。

Q8:早上节奏很混乱,为了怕迟到,早餐根本来不及吃。

A:念小一之后,大多数孩子必须在早上7点50分之前到校。但是要早睡早起不迟到、吃完早餐再到校,都不是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父母必须随著孩子上小学,全家调整作息,跟著在晚上11点前一起上床睡觉。

张晓雯认为,开学前2周就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开学后,孩子偶尔太晚睡,也不要有“昨天太晚睡,今天让他晚点起床”的念头,那会让孩子不知不觉和大家变得“不一样”,甚至影响人际。

Q9:孩子到了晚上作业总是写不完,这正常吗?

A:张晓雯认为,小一新生的功课量以半小时内可完成为佳,加上做功课前拿出文具及作业簿、调整坐姿与握笔姿势等“前置动作”,以及做完功课后检查、收书包等“收尾工作”,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当孩子的动作慢,或是因为小肌肉尚未发展成熟,让回家作业影响了夜晚生活及就寝时间时,可以和老师商量作业减量,多数老师都会愿意帮孩子调整作业量。

写作业虽然是孩子的功课,但是协助孩子有能力完成作业,却是父母的责任。尤其现在孩子的回家作业有大分量的观察、实作或讨论,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指导。

如果孩子写作业很上轨道,1周内可以有1、2次放手让他规划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你从旁观察,与他讨论调整。

Q10:孩子回家哭诉:“○○○打我,我跟老师说了,可是老师却处罚我!”我很心疼。

A:小一孩子的表达能力及多元观点能力都不够,对于他的描述,可以同理,但是不要急著处理。若孩子反应不大,听听他的心情,过几天再问他后续发展;如果影响到上学适应,不妨和老师联系,听听老师对这件事的看法。有经验的老师不会只处理“事件”,还会透过个别或全班的团体辅导,让孩子在过程中学会人际相处。

张晓雯强调,孩子间的争吵是学习,可学会很多人际互动的分寸,“在学校发生的问题在学校解决,千万不要就拿起家长通讯录,直接拨电话给对方家长。”她曾遇过孩子吵完转身玩成一团,大人们却还耿耿于怀;也有家长一直用大人的角度要帮孩子解决问题,久了反而让孩子被孤立。

【国中篇】
帮助青春期孩子 迈向新的学习阶段

Q1:孩子正值“转大人”的时期,我们该留意什么?

A:青春期是国中孩子生理上的最大转变,女生有月经、胸部变大;男生长喉结、声音沙哑、梦遗。这个时期,身体的干净整洁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以及人际关系。

伴随青春期而来的是,现在网络与智慧型手机的普及,使得孩子很容易接受到色情信息。对此,父母不可能遏止,比较积极的做法是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让他知道“面对这些图片信息有生理反应很正常”,他可以回避这些不好的刺激;同时也必须知道,色情网站或是A片中传达的,并非正常、健康的两性关系。

Q2:小孩长那麽快,制服到底要准备几套?

A:多数国中以购买2套制服、1套运动服为宜,但也有班级多数时间穿运动服,1周只穿制服1天。请直接请教导师需要的制服与运动服数量。

挑选时要注意大小合身,别为了省钱买大一号,对身心剧变的青少年来说,不合身的衣著会让他很困窘、不自在。

Q3:孩子有严重的开学症候群,不想上学、头痛、肚子痛,怎么办?

A:升上国中后,孩子的友谊出现断层、学习压力骤增,学习上的适应、和老师的关系、和新同学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等转变,都可能导致他的“开学症候群”。多数孩子在1个月内会适应,找到自处之道。

对国中新鲜人来说,因为人际关系导致开学症候群的比率最高。根据苗栗县苑里国中辅导老师余宗晋多年观察,开学1个月内,国中生的小团体、迎合或排挤某人的人际互动会成形,如果孩子在班上有1、2个好友,比较不会被强势小团体影响到学校生活。

余宗晋建议孩子在新环境中主动找朋友,可以从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中找话题、上下学和同路线的同学聊天、参加社团、下课后找同学问不懂的问题等。如果孩子个性内向,鼓励他主动去认识班上选出的干部,干部通常比较热心、愿意帮助人,是内向孩子跨出人际第一步的好对象。

Q4:一开学,孩子被更深的课程与更多考试吓到,每天书都念不完。

A:多数国中新鲜人都曾被国中又深又难的课程吓到,余宗晋表示,国中课程有3个特性,孩子必须要随之调整学习方式:

1.课程更深、更需要思考理解,因此上课更要专心,有些课一分心,后面就听不懂,要花好几倍的时间才补得上。2.国中是分科教学,孩子要适应10几个老师,必须详细记下每个老师对学习的不同要求。3.因为国三有教育会考、特色招生,老师对进度的压力会比国小来得大,孩子也要逐渐调整生活节奏,找出自己的学习进度。

国中采分科教学,老师不一定知道其他科老师派了多少作业、安排多少考试,孩子在规划念书时间时要以“周”为单位。有些有经验的导师还会买白板,请小老师将当周功课及考试写上,任课老师在指派作业时也比较可以视状况调整。

Q5:国中的课业更难了,我需要让孩子去补习吗?

A:国中课业压力明显比国小重,考试也多,若孩子跟不上,应先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补习并非万灵丹。基本上,采大班授课的补习班对程度中上的孩子较有效;程度落后的孩子,则应该选择小团体式的家教或陪读,才有办法针对弱点补强。

余宗晋建议,可以和孩子讨论要不要补习?补哪些科?通常开学1个月后到第一次段考前,孩子会知道自己的学习能不能掌握?理解有没有困难?在国中第一次段考后是讨论是否补习的好时间。

Q6:面对琳琅满目的自修,要不要买?如何选?

A:若孩子有补习,学校讲义及补习班评量就已足够;如果没补习,建议在开学家长座谈会时直接请教各科老师,毕竟市面上自修种类多,所费不赀。

延伸阅读:
《亲子天下》网络调查:超过九成的家长赞成延后上学
克服分离焦虑,这5件式爸妈不能做!

本图/文由“亲子天下”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国中小新生开学16问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