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第五德嘉
“孩子,竹南在苗栗,不在新竹。”
孩子通常最希望的事情是“跟爸爸出去玩”、“爸爸能听我说话”。
曾经看过有些专家学者提出,孩子如果能在出社会前,去过10~20个以上的国家,会更有国际观,将来会更有竞争力,但这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支出。
在我教自己孩子与其他学生念历史地理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常常连台湾各个行政区都写不出来,就算是考试要考,也记不住清楚“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云嘉南”、“高屏”、“花东”、“宜兰”的差别,常常写错,于是我兴起了带孩子去“选择性分段环岛”旅游的念头。
在历史地理课本的文字现场旅游
在父亲节的前夕,我们选择的是区间车铁道旅行,由于孩子中午补习结束后很赶,我们在来不及看火车时刻表的情况下,赶到台北火车站,选了一班区间车就往南出发,目标是往苗栗走,在一路乘车转车的过程中,孩子见识在历史地理课本上也许看过,其实从未到过的地名,也经过一些我们两个从来都没听过的小车站。
到了旅程的第一站,苗栗的“丰富车站”之后,带孩子去看看正在兴建中的高铁苗栗站,也解释刚刚下车的“丰富车站”,将会被拆除迁移到更靠近高铁站的位置,当成未来的台铁接驳站,这是当时选择兴建地址的“一举数得”计划,跟孩子讨论怎么去安排这种多赢的逻辑,也看见台湾各种进行中的真正演变。
在这种旅游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孩子,不管原本居住在台湾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跟著自己的爸爸“走闯”他乡,都能看见跟自己原乡差距很不同的世界。
孩子也能了解不同地方的经济模式,还有在各种交通工具选择上,价格、时间、后续接驳的难题,孩子可以理解“都会区生活费用实在太高”,“某些乡市镇交通不便利”的差别,与孩子一起在旅行中,我分析了台湾各种历史地理真正的发展逻辑上的两难,他也可以跟我讨论课本上面写的内容与现场的异同分别。
父子一起旅行,一起共同学习
在庆祝8月8日父亲节之际,身为父亲的我实在很有感触,因而暗自下了决定,无论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要乐意陪伴孩子走出去,去见识“小小”的台湾究竟有多大!城乡差距的议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一起分析台湾各种历史地理发展上,究竟背后的逻辑是怎么运作的?为什么每个行政区都是用河川和山脉当分界?为什么有大港的地方能发展成“巨城”,在各种顺势逆势的两难绝境中,如何构成台湾在世界中的现况。
这次最实际的发现,其实是:
“1889年,清朝在苗栗设县,中港、头份等整个中港溪地区,被划归为新竹,1895年台湾被清朝割让给日本之后,竹南是隶属于台北县新竹支厅竹南一堡,1950年,苗栗县复设,竹南改隶苗栗县至今。”
所以竹南介于两个大行政区的最南与最北,被划分来划分去,是很正常的。
不论孩子是生活在哪个城市,让孩子在出社会之前,跑遍台湾各个行政区中的100~200个,肯定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各位爸爸,开始跟孩子规划旅行吧。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