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康健杂志199期 作者/王梅 图片/许育恺

关山慈济医院位于花东纵谷平原,四周农舍稻田围绕,油绿绿的一整片,远处两边是中央山脉与东海岸山脉,场景犹如前几年上映的日片《医生》。

这间医院虽然不到50床,是名副其实的小镇医院,但现有9名医师、36名护理人员,为整个大关山地区,包括关山、池上、鹿野、海端等乡镇约3万6千位居民的健康医疗把关。

一如往常,院长潘永谦上午的半天门诊,总是下午一、两点才结束,紧接著还排了两台手术,“院长常常都是中饭来不及吃,饿著肚子开刀,”医院同仁透露。

乡下就医的型态属于高龄族群疾病居多,包括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还有腰骨、膝盖关节退化等;另外,比较特殊的则是肝脏疾病,因为偏乡在地住民休闲娱乐不多,常常喝酒聊天,造成酒精性肝炎、胃出血、食道出血……。为此,关山慈济医院与当地镇公所正积极推广“以茶代酒”,提供免费茶叶给民众,并且找来部落的头目、牧师、邻里长一起宣导,“还需要很多努力,”潘永谦带著些许的广东国语说道。

来自香港,奉献台湾偏乡

潘永谦是来自香港的侨生,1989年台大医科毕业之后就进入花莲慈济医院服务,2002年调任台东关山慈济,3年后升任院长。绝大多数的医师喜欢待在大城市,待遇福利好,资源也多。26年来,潘永谦坚持在偏乡服务,从没换过跑道,他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大城市医生多,不缺我一个,我到东部是来赚生命,不是来赚钱的。”

潘永谦提起当年在香港念中学时很喜欢的影集《杏林英杰》,主角是外科医师,因为崇拜这个角色,没想到竟然影响他一生。他在校的成绩不错,大学到台湾念医学院,毕业后选择骨科,“因为总觉得会开刀才像一个医生,可以马上救人,”他的临床养成训练曾跟著好几位高手前辈譬如陈英和、于载九、魏志定、杨荣森等,学到很多技巧,到现在都受用不尽,陈英和更是影响他决定到关山的恩师。

医师认真,病人就好了一半

关山慈济的两大特色科:骨科、中医科。尤其中医就占了3位,年底又会加入1位生力军,等于占了全院医师的四成,而且全是女医师。

在这种小镇医院,何以中医特别受欢迎?“因为她们看诊非常有耐性,几乎是用一般医师看诊的两、三倍时间,”潘永谦解释,医生从教科书上学到的医学知识大同小异,但看诊的态度却大有不同,“一旦碰到认真的医师,病人大概就已经好了一半。” …

【完整内容请见《康健》199期

延伸阅读:
那一夜,我和妇产科医师一起流泪
为什么把我转去大医院?6QA转诊不心慌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康健杂志网站》。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