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良榕

面对讲究软件服务的新经济,市场小、硬件立国的台湾,是否注定被边缘化?台湾科技业给出了答案。以广达电脑、鸿海为首,利用过去硬件优势,练就一身“外硬内软”的功夫,打造出最佳使用者体验,名震欧美!

经过几年的摸索、盘整与试错,台湾笔电业的转型升级,终于出现一线曙光。

《天下》记者于今年3月2次飞到阳光灿烂的美国硅谷,独家采访广达电脑于当地的两处云端秘密基地。

广达在美国悄悄耕耘几年,专攻大企业云端资料中心建置的“私有云”品牌QCT,即将开花结果。今年云端业务对广达的获利贡献,甚至可望挑战总获利一半。

昔日的笔电代工龙头广达,将“转骨”成功,成为一家货真价实的云端科技服务公司。

也难怪,现在广达将近2800亿元的市值,就等于仁宝、纬创、英业达其他3家笔电代工同业的市值加总。昔日的笔电4大天王,俨然只剩一家遥遥领先。

硬件立国,注定被边缘化?

广达的转型历程,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要点。

首先,过去几年,全球消费电子业都在苹果风暴笼罩之下。基本上,台湾电子组装业能真正赚到钱的,只有苹果的主要供应商,例如,组装iPhone的鸿海,以及组装Macbook的广达。

当苹果已进入成长高原期,不少人担忧:苹果光环不再,台湾科技业何去何从?广达与鸿海都以自身努力,做出转型榜样。鸿海并购夏普,广达也居安思危,以苹果业务的丰厚获利,投资软件研发,在昂贵的硅谷投资制造厂与服务中心,以自创品牌,为后苹果时代做好准备。

t

广达转型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广达董事长林百里打造的私有云品牌QCT,性质其实类似工业品牌。面对企业客户、量身订做打造解决方案的营运模式,其实与近几年台湾电脑业另外2家表现亮眼的老牌企业───研华与台达电,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B2B品牌,这条不显眼、需要长时间耕耘,好处是不会大起大落的科技品牌路,近来也成为日本电子商社的新显学。NEC、Panasonic都将资源移到该领域,并寄望能借着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基础设施的旺盛需求,再造成长。

或许,在广达、研华、台达电的带头之下,信息科技领域的工业品牌,可以成为台湾科技业的新显学。

广达转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意义,在于其“软硬集成”的新模式。

过去几年,科技业的光芒,都笼罩在软件服务业身上。美国科技四骑士,“Google、脸书、亚马逊、苹果”,不但获利远胜科技硬件厂,还不时露一手,跨入硬件领域,造出高性能的IC跟VR眼镜。

难道真如网景(Netsacpe)创办人安德森(Mark Andressen),2011年在《华尔街日报》写的经典文章所言,软件将要吃掉全世界?…(完整报导,请见《天下杂志》第626期)

【延伸阅读】

永丰金吹哨人张晋源:我活在楚门的世界

戒糖1个月会怎么样?

急诊医师的告白:一年前,我会说长庚急诊很好,但现在不同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天下杂志》网站。

※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