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传媒 潘渝霈

JRA1

你知道台北有多少“异国街”吗?在这里,有从日治时期就留到现在的高级住宅区,也有来讨生活的东南亚移工形成假日街景,周末来这5条街道走一回,不用搭飞机,就能看遍世界风景!

十条通》日治时期的天龙国,到现在还是浓浓的日本风

台北市市民大道二段到南京东路一段,中间有十条巷弄,在日治时期属于大正町的“十条通”,是当时的公务员宿舍、高级住宅区,在战后则被国民政府接收为官舍。后来日本经济复苏,日商重返台湾投资设厂,“十条通”也开始出现日本料理、居酒屋 、舞厅,成为日本游客及经商人士流连忘返之地。虽然受到经济影响,现在在条通内活动的日本人已经大不如前,但还是保留非常多日式建筑、和风餐馆及居酒屋,尤其是七条通的鳗鱼饭,每次都要排到天荒地老才吃得到。

“条通商圈”除了以日式料理、居酒屋闻名外,早期也有人在这里经营特种行业,是灯红酒绿的不夜城,甚至有许多日本人特地来这里消费。但据林森北路当地人士透露,后来因为经济不景气,和陈水扁任职市长期间扫黄的影响,就没有那麽明显的活动了。

韩国街》道地韩国食材,不用出国就买得到

永和的中兴街,向来有韩国街之称,是由一群约30多年前来台湾的韩国华侨所形成的聚落,逐渐发展成一条商店街。想到韩国,就想到好吃的韩式烤肉、最潮的时尚服装,满街都在播KPOP的音乐,但…这里跟你的想像恐怕不太一样。

中兴街的商店以服饰为主,多半卖的是中年以上的大妈款式,虽是如此,这些衣服在当年也是最红、最新奇的舶来品。不过如果是要找韩国食材,来这里准没错,不管是要产地直送的人参、香菇,还是口味正宗方便面、年糕,这里都有专卖店可以任君挑选。

小印尼》台北车站的周末印尼风

在周末的台北车站大堂,总是坐满了三五群聚印尼移工。而在台北车站旁的北平西路,也有一条“印尼街”,有许多印尼道地美食,还有通讯行、杂货店、家具店等,尤其星期天最为热闹。

据当地人士了解,“微风台北车站”还没进驻前,小印尼的部分店家本来是在台北车站大堂及二楼“金华百货”开印尼小吃摊、卖电话卡等等,但后来重新招标,改成微风广场后,摊位便移到了旁边的北平西路,或是中山地下街,但印尼移工在假日时,还是习惯到台北车站大堂聚会,台北市政府还会在每年7月中旬举办“印尼开斋节”,往往都吸引数万的印尼移工一起欢庆新年。

缅甸街》缅甸移民的新故乡,原汁原味的南洋料理

走进中和华新街,就看到一个都斗大的牌子写著“南洋观光美食街”,设计过的民族风招牌样式,整条街都是便宜又好吃的小吃店,卖著印度烤饼、椰子面、粑粑丝等,口味融合泰式、滇、缅、粤、印度多种风格,充满浓浓的南洋风。

会有这样的特色,是因为这里有许多为了躲避战乱,或是到台湾来寻求更好发展的缅甸华侨移民,在南势角一带形成聚落,保留了缅甸的文化与生活,这里随处可见缅文招牌、传单,餐馆装潢虽然简朴,但碗里却料多实在,可以说是“俗搁大碗”。缅甸人受英国影响的下午茶习惯,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常有三五男人们坐在骑楼喝奶茶聊天。而新北市政府每年也会在华新街举办泼水节,成为当地的重要特色。

JRA2
泼水节是华新街一年一度的重头戏。(图/James Chou@flickr

小菲律宾》从美国大兵的教堂,变成菲律宾移工的天堂

中山北路三段一带,开了许多菲律宾餐厅、东南亚超市,而以前卖美国舶来品的“金万万名店城”,今天更是菲律宾版的“南门市场”。每到星期天就会聚集非常多的菲律宾人,他们有许多都是难得放假的移工,来这里作礼拜、找朋友、吃吃家乡味。

他们会在假日不辞辛劳来到这里的原因,是因为“圣多福天主教堂”,为他们带来信仰的力量。这座教堂原本是驻台美军及眷属作礼拜的地方。在美军走后,因为提供英语弥撒这个特色,吸引了自1990来台的菲律宾移工,所以这里也逐渐以教堂为中心,发展成“小菲律宾区”,每到星期天,骑楼下便会出现相连到天边的地摊、四处兜售电话卡的小贩,还可以在“金万万”里吃到菲律宾道地的炸香蕉卷,原本平静的街道都会变得非常热闹。

想体验异国文化,不用特地坐飞机,只要坐捷运,台北就有这几个好去处。印尼开斋节就快到了,想不想跟平时辛苦照顾长辈的印尼移工,一起欢庆新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