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图:梅香四溢

“三兰巴海村”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村落,连村名都那麽的有特色。村子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街子镇,距县城仅仅2公里的路程。漫步在三兰巴海村的街道,撒拉族的民族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街道两旁的撒拉民居完全采用相同的建筑风格,通体金黄的木质大门,雕刻著精美的雕花,大门顶部木质的“门当”整整齐齐的排列著,给人一种严肃神圣之感。

LAS

LAS2

推开“撒拉人家”的大门,这里居住著撒拉族国家级婚俗传承人韩占详老人,一位土生土长的撒拉族老人,一位对撒拉族历史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进入庭院,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雕刻著精美雕花的主屋,四周摆放著老人种植的鲜花,颜色艳丽,充满生气。撒拉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几乎每家每户都设计有花坛,种植各种各样的花朵,在他们的信仰中祇有美丽的地方,真主“安拉”才会降临,才能得到他的庇佑。

LAS3

LAS4

LAS5

二楼的小阁楼是韩占详老人的工作室,一进屋一股墨香扑鼻而来,老人爱好广泛不仅精通撒拉族的文化而且书法作品也堪称大师级别的水准。小屋的正中央悬挂的书法作品即是老人为撒拉族人民创作的英雄颂。

LAS6

小屋的两端分别是老人的工作台和土炕,整整齐齐的棉被很有调理的摆放在土炕的四周,中间松软的撒拉毛毯给小小的房间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土炕边缘则摆放著老人平日里练习的书法作品。

LAS7

老人的书桌上摆放著笔墨纸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足以见的老人对书法的热爱。书桌墙面悬挂的则是阿拉伯文书写的部分《古兰经》,字体流畅,铿锵有力。

LAS8

作为撒拉族国家级的婚俗传承人,这间小屋迎接过许多大人物,曾庆红、回良玉及青海省各级领导官员,毫不夸张的说不来韩占详老人家,就不能说了解撒拉族的历史。

传统的撒拉族婚俗受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剂,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融入全国大同小异的婚庆行列中,许多有趣的婚礼情节如今也只能从老人们口口想传中才能有所耳闻,据韩占详老人说旧时撒拉族的婚俗要持续三天,好不热闹,娘家婆家都会准备丰盛的“撒拉宴”招待四方来客,婚礼中的各种特色礼仪更是不胜枚举,无不展现出撒拉族的民族特色。

LAS9

LAS10

老人说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撒拉族的女儿们大都很早就出嫁,女孩们最小九岁、男孩们最小十二岁均为适婚年龄,双方前往清真寺由“阿訇”念经即为合法夫妻,直至今日法律规定的男女试婚年龄及登记领取结婚证在撒拉族地区仍没有较好推行,在他们的信仰中衹要是宗教认可的婚姻就是合法的受到尊重的。

旧时出嫁前的撒拉族女子有“三忙”,一忙做饭,学做各种撒拉族的饭菜。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撒拉宴”,“撒拉宴”主要有盖碗茶、干果9种、油炸面食5种、包子4种、碗菜、凉菜3种、热菜4种、手抓、牛肉、鸡肉等等,用当地人的话讲:“撒拉宴每盘菜只需动一筷子”足以见得其品种之丰盛、种类之繁多。因为在撒拉族中女子地位比较低,女人们学习做饭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侍奉未来的婆家。

LAS11

 

二忙刺绣,每一位撒拉族的女子们在出嫁之前都要亲手为未来的夫婿做鞋、鞋垫、腰带。

LAS12

三忙口弦,旧时的撒拉族婚姻大多为父母包办,男女双方在结婚前是没有见过面的,为了避免结婚初见的尴尬,女子们都要学习撒拉族的民间艺术口弦,学习撒拉族各种史诗神话,以找到交流的话题。

LAS13

随著时代的进步,“口弦、刺绣”等最具民族特色的婚俗习惯,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也许只有在博物馆、文化馆,才可以看到他们旧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