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肖霞客(旅游达人)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的,甚至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了。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实,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传)之一的中转。后来发展成为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百度百科)。

八廓街保留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旁边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有120余家手工艺品商店和200多个售货摊点,经营商品8000多种,有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风干肉等生活日用品,唐卡绘画、手绢藏毯等手工艺品以及古玩、西藏各地土特产等蕴涵民族特色的商品,它是最能代表西藏民风民俗的千年古街。

因其古朴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入围“全国历史文化十大名街”之列,足见其名不虚传。千年八廓街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成为西藏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缩影。八廓街内还遗存的名胜古迹众多,还有曾派驻过84任驻藏大臣的驻藏大臣衙门。另外,早晚信徒绕大昭寺按顺时针方向转经,也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景观。八廓街可以算得上是全大陆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它是历史悠久的城市街区的代表,其中保存的29处重点文物和56个古建筑大院更是西藏社会从古至今发展的缩影。

参观完大昭寺,导游就在八廓街解散,并约好中聚时间,只有不到一小时可闲逛,街上大部分是穿著藏族衣服的藏民,顺著八廓街转街。虽然八廓街什么多有,但毕竟参加旅行团,要配合团体时间,也就没有太多时间购物与观赏,事实上,大陆许多城市皆有贩卖藏族特色商品的专卖店,也看过许多这类商店且此行还有机会逛街,故希望能看到八廓街的特点。首先,在北街看到一座庙,亦是香火鼎盛,许多藏民在寺前煨桑,且有一个建筑内安置大型的转经轮,藏民鱼贯进入转经,且此寺院正殿入口排满了人潮,也跟著排队进入,此寺庙虽不到但却挤满了人,后来听导游说这是一间知名庙宇,故信徒很多。整体而言,发现藏传佛教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除原始苯教外,还有分出黄教、红教、白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庙宇,有显宗与秘宗,还真的需要花许多时间研究,才能了解藏民各种教派信仰的差异与全貌。

后来经过不断上网查询,终于在高德地图上找到此寺院的名称为“山南敏珠林寺嘛呢拉康”。山南为紧邻拉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八廓街的该寺为宁玛派(红派)敏珠林寺的属寺(分寺)。该寺正前方有一座桑炉,香烟缭绕。该寺藏族人一般将装有大经筒的房间称为“嘛呢拉康”。嘛呢拉康只有一间佛殿,内悬一直径2米、高3米的转经筒(藏语称转经筒为“嘛呢”),四周墙壁的佛台上放满酥油灯,整个空间非常狭小,两人同时通过会遇到困难。嘛呢拉康非常热闹。到八廓街转经者多来该堂内转动经筒,人多时非常拥挤。

离开此寺院后的对面,可见到有显眼的驻藏大臣衙门,目前此建筑已成为驻藏博物馆,为二层楼建筑,展示清政府驻藏的相关文物。驻藏大臣特指中国清代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朝交流的驻扎大臣,早期称称西藏办事大臣,后提高职权而全称为“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对外也是外交长官。雍正六年(1728)始置,至宣统三年(1911)改任西藏办事长官,历183年。整体而言,衙门面积并不大,相对于大陆有些地方的官署衙门,驻藏衙门真的很小,还比不上一个县衙门,这应该是清朝采藏人高度自治,且藏区政教合一,布达拉宫才是藏区最高统治者达赖的驻扎宫殿。

LOK01

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有西街、北街、东街、南街及巷弄-高德地图

LOK02

八廓街街景,可见到顺著大街转经的大批藏民

LOK03

八廓街另外一景,藏民与游客按顺时针同个方向前进

LOK04

八廓街上的商店,可见藏寺民居上的屋顶插著经幡的旗帜

LOK05

八廓街一景

LOK06

信徒在“山南敏珠林寺嘛呢拉康”桑炉进行煨桑

LOK07

“嘛呢拉康”大型转经筒(藏语称转经筒为“嘛呢”)

LOK08

环绕“山南敏珠林寺嘛呢拉康”的小型转经轮

LOK09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门口有对石狮

LOK10

驻藏大臣衙门内院,摆有许多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