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 钟艺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孩子我挺严格的,孩子只要一犯错,我就会严厉的批评他,有时我还会打骂。可是为什么孩子就是一如既往的调皮呢?

家长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只有自己生气了,才去管教孩子,气头过了,也就“放孩子一马”了。这么做,会让家长对孩子的管教非常情绪化,孩子得到的信息是“要小心爸爸妈妈生气,只要他们不生气就好”。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导向就会变成看家长的脾气行事。孩子去判定事情能不能做,怎么做才得当的标准就发生了偏差。进一步来说,孩子的是非观养成会受到阻碍,难以做到真正的遵守守则。

表姑家的孩子多多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让表姑特别头疼的是,多多常会毫无征兆的闯祸,特别是在表姑不注意他的时候。表姑痛下决心要纠正多多的恶习,但成效微乎其微,多多只有在她大发雷霆的时候才会收敛,表姑不发火了,多多也就返本还原了。这样就是典型的“管教孩子=发脾气”。

HBFV04

当家长发火时,孩子关注更多的是自己被父母责骂所带来的担心和害怕。在这种负面情绪的笼罩下,孩子自然不会将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而是想如何尽快逃离父母的情绪暴力。看上去家长费力的教育了一通,实则孩子什么都没有听进去,全部变成耳边风。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转变观念,从“管教孩子=发脾气”的模式中跳出来,把“震住孩子”变成“引导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想发火是再正常不过的。但家长要区分好“教育”和“宣泄”之间的差别。你是想教育孩子让他改变,还是想让自己舒服呢?如果是前者,家长就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去与孩子沟通,让理性主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在教育孩子时,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除此以外,家长还需要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后果,如果行为恶劣,可以采取一定的惩戒。这个过程是为了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深切明白错误说带来的后果。之后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孩子就能从心底里拒绝诱惑,减少犯错。

如果你是爱发火的爸妈,也不要太沮丧和苛责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二次成长的过程。陪伴孩子长大的路途中,家长不仅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也要能接受自己的不成熟。能正确、客观的看待和反省与孩子相处的种种,这更加重要。与孩子一同进步,不随便对孩子发火,合理控制情绪,这不仅有利于孩子,对家长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