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陈木村

每当台风过境之后,被淹水地区都会开始大力整顿家园,除了基础建设再整修与强化之外,同时也会将一些被水淹过的物品全数丢弃,被丢弃的包含家具、生活用品、电器用品等,可以看到灾区里满是一堆又一堆的废弃物。

但是,当我们靠近那些一堆又一堆的废弃物时,可以发现有些是完好无缺,甚而还是很新的物品,只因为它们有些是沾了污泥、泡过水,或是些微缺陷,也有些是不堪再使用等。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其实这些都是还可以再生与再利用的物品,只因为我们没有学会珍惜资源与再造资源。

过去在担任职训局评审暨评鉴委员时,发现一些偏远地区的民众,基于缺乏专业及其他因素,很难往外就业或发展,因此都留在家乡没什么事做,只能过一天算一天。相关职训单位为此,特提拨经费在偏远地区办理各种教育培训,并鼓励民众只要前来参与培训,结训后就可以领取出席费,所以当然就会有很多民众前来参与培训。

然而最后的成效当然是有限,因为虽然出席率很高,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学员主要也是为了那笔出席费。再加上所培训的课程,他们几乎是无法听懂,而且是跟他们毫无关系的内容与专业。

为此我与职训单位提出一套“资源再生工艺创意班”计划。也就是运用当地既有废弃资源与物品,创作出可以再生的物品,让这些本来将被废弃资源或物品,得以创造再被利用的新价值。现在有些偏远地方,已渐渐将此概念发展成为地区产业。

面对地球暖化、各项物质资源愈来愈匮乏、自然生态也渐渐的产生不规律现象等,人类也已意识到资源的浩劫即将来临,因此有些国家或地区,早已在进行珍惜资源教育及落实方案。如邻近韩国的小泥人,他们就地运用火山爆发后所遗留下来的泥灰,经过加工后成为该地区的特产与文化,并衍伸成为知名的观光景点。

台南关仔岭形象商圈的泥浆温泉,也是在我辅导过后,运用遗留下来的泥浆创作成各种工艺品。再如运用金门的红土、黄土等创作成各种工艺品,运用废弃炮弹木箱、小轮胎等,创作各种装饰工艺及生活用品。

一般物品都是因为人类需要而制造出来的,除非是科技创新产品,否则大多数的产品都是单一的功能,到了一定的生命周期,后就会沦为废弃物品,此时如果将之再创造,将会让物品资源再生,如废弃茶壶可以彩绘后种植花艺、废弃木椅可以再重新组合成为一幅三維装饰画,废弃小五金可以创作成三維装饰品等。

这种概念与意识如果能融入在学校教育里,可以想像整个社会的人文与生活生态,将会是有所不一样。因为这也是一种置入式的教育型态,不只可以激发学子的创意,还可以学习与养成珍惜资源的习惯,更可以再造具有美感与艺术的生活。


运用废弃觇板及瓦片创作装饰艺品

运用废弃盘子、吸管及竹材等创作

运用废弃物品再创作生活及装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