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陈木村

之前桃园市复兴区斥资上千万经费的“巴陵铁塔”公共建设完工后,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因为这座位于复兴区茂盛的山林中,不只会产生光害,还会伤害当地的野生动物与自然生态,最关键的是这座仿巴黎铁塔山寨版的建筑,是完全与当地原住民文化元素(泰雅族文化)的设计无关,而且还被大肆宣传,所以初期是人潮涌现,但现在却是人潮稀落,游客只拍照停留时间也不久。

同样的案例,两年前在嘉义布袋地区也曾经风光一时的“高跟鞋教堂”,当时也是被舆论批评,与当地文化或产业根本无关的建筑,初期也是造成人潮参观,但现在也是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几乎也是没有人潮了。

再来如果你有到过台东县太麻里的入口处,你也会看到一座“大猫狸”建筑,这座大猫狸与日本招财猫的外型也很雷同。虽然当地人解释这是太麻里名称的由来,但也总感觉好像似曾相似。同时这座大猫狸右手拿著一朵金针花,左手高举著释迦,脖子上还缠绕著象征排湾族的响尾蛇。从整体造型与装饰来看,也是与太麻里当地的文化、生活完全没有相关。

长久以来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各具蓬勃与创意,连对岸也都组团前来观摩甚而参展,但总感觉仍然还是少了那麽一点点元素,包含美学与文化素养。台湾的美学教育的确是有问题,因为台湾的美学还是缺乏了文化的内涵,甚而是缺乏了文化的创意,所以才会一味的走抄袭路线。就以远从法国来台的壁画家Julien Malland Seth深入台湾偏乡,在搜寻与分析后选定新竹、花莲、台东三地小学,并与地方人士进行沟通后,为这三处小学画了美丽且具原民特色的三幅壁画,成为新竹、花莲、台东的新亮点,但最后的评语是台东的壁画,比较符合当的文化特色,因为台东是原民特色的故乡,其他两县虽然也有原民文化,但就是比较没那麽明显。

因此不论是建筑、壁画、地标景观或是装置艺术等,要矗立在当地时就必须先有当地文化元素的融入,否则最后不只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潮,反而会造成反效果与印象不佳的窘境。

任何地方产业要先能发展硬件才是最关键基础,也就是要先透过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以及更具文化创意的规画与展现,然后再做有形的景观与建筑为结合或建置,最后一定会带动更多人潮的参访,有了人潮自然就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契机,如此循环与附加最后创造当的的经济与产业发展。

我们总是会先以人潮做为评估发展的基础点,认为等到有人潮后才意愿导入,如果常存有此想法的人,最后都是只有陪伴的机会而已,无法掌握先机。经济产业发展基本步骤是文化等资源的集成,再来是创意规划,有了创意规划后就是导入软、硬件的结构与管理,并依此结构再做后续及周边产业的发展,是为文创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步骤与元素。

VBH02

图:缺乏文化元素就是缺乏人潮的诱因

VBH03

图:优质的环境缺乏文化元素也是没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