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陕红宇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二字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中,比如:谈及物理世界,我们会说今天可能会下雨;谈到情感问题,我们会聊她可能谈恋爱了;谈到治病,我们会谈论,这个医生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可能”的普遍适应性让它很受欢迎,在伟大数学家莱布尼兹的眼中,它已经被抬升到了形而上学的高度,他认为我们的宇宙中存在著多个可能世界,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可能世界,而且也是最美好的一个可能世界。

这个关于可能世界的定义初次阅读会给人惊艳感,但他说的可能世界到底是指什么呢?在学术中,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的分析与引申,但是如果尝试将这个理论与文学相结合,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文学作品创造的就是一个个的可能世界,是作家们用自己的灵感与文采搭建出来的。作为读者的我们,一旦走进作者苦心营造的这个世界,便会惊叹它的瑰丽壮阔,然后沈迷其中难以自拔,比如:《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百年孤独》等等。

hyrf03

如果说文学有这种特性,那类似的人文社科如历史、音乐、绘画等也都具备这种性质。当我们在聆听音乐时,听到的就是演奏者的旋律所独创的精神世界。紧跟音乐的步伐,我们可能一会在草原上奔跑,一会儿跑到安静的海边吹风晒脚丫子,一会又去森林里追逐嬉闹……我们的脑海中上演著不同层次的快乐,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体验著有差异的精神活动。

或许有人会说,音乐、绘画可以理解,但历史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怎么也能够被划入其中。如果说我们读的历史书都是一个个可能世界,那还可以相信历史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种,但有一种理解是:即使是最权威、最有实力的历史学家,引用的历史材料都经得起考据,但那也是经过人的思维活动写出的历史,与真正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只能说功力强的历史学家要比弱一些的学者写出的历史书更接近真实的历史,但还是无法真正到达,我们能读到的就是这些历史学家营造出的可能世界。

当然自然科学中的理论家们创造的世界也是可能世界,也有其魅力所在,并不逊于人文社科。所有的这些可能世界丰富著我们的生活,它们是想像力的大舞台,是理性的发光处,是人精神活动的栖息地,如果没有它们的存在,我们的世界会黯淡太多太多。

“可能”二字,正是我们生活多变性的基石,是通达快乐的多条小径,是感受绮丽世界的通关钥匙。将可能世界纳入到生活口袋,迈向下一个多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