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Wayne    文/Evan

几个月前,带儿子回诊,医生按惯例和父母对话、做成长评估,整体来说没有什么问题。直到医生问:“开始如厕训练了吗?”不知怎么,让我下意识有些防卫,可能是周围的华人家长常分享孩子早已能上厕所,当我听到这个问题,脑中自动转换成:“如厕训练做不好,妈妈要检讨。”所以我支支吾吾地回答:“才刚开始没多久,还看不出结果……。”

医师没说什么,这下我反而紧张了,小声的问:“这样算慢吗?”只见她淡定的抬起头来说:“怎么会,算早了,有很多孩子到三、四岁才开始。但你说他有兴趣尝试,那也很好,就让他试、鼓励他,慢慢来、不用急。”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忽然不知该怎么反应,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脑袋撞击,擦出新的火花。

年轻人如何寻求方向?
这次的对话,帮助我重整过去几年在美东生活的经历。记得儿子出生前,我曾和教会的姊妹带著孩子们,从美东一路开往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参加I-Hop(International House of Prayer缩写,中译“国际祷告殿”)所办的儿童营会及成人培训课程;姊妹们在三天内轮流开车,横跨半个国家,体验美式“公路旅行”(Road Trip),这可算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壮举。

刚到I-Hop时,我莫名得意的想著:“应该没有人比我们从更远的地方来了吧!”然而当课堂讲员或牧者领袖问到谁从哪里来时,总会有从更遥远的地方来的人。且让我惊讶的是,有不少年轻人已经在那儿待了好一段时间。起初我非常纳闷:“你们不用上学、工作吗?怎么可以一直待到这里?”

渐渐我才明白,有很多年轻人在高中毕业后,会在父母的同意及祝福下,到I-Hop浸泡一年,以义工身分在当中服事。之后,有人会选择进入I-Hop学院接受装备,专心全职事奉;有人会选择继续升学,未来进入职场宣教。当然也有仍搞不清楚状况的人选择打道回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生命也有不少得著,能靠主再出发。

因著离开父母的保护,很多人彷如一夜长大。有人会把握机会,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为将来打算;在服务人群、同时接受装备的过程中,更多认识自己、发掘潜能,寻求神在个人生命中特别的心意。当然也有人选择逃避,看似在神家中“浸泡”,却也没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人生。当一天天过去,仍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但神家的孩子终究在神手中,不论结果如何,透过“暂停”,找寻自己未来的方向,对父母或孩子都是场重要的预演:知道孩子终究会离开,身为父母的我们,有否把他交在神的手中?

接受暂停  为人生负责
更多了解美国后,就会明白,她和亚洲很不一样。在美国并非人人都需要读大学,就像我家社区的图书馆,最近才办了一场青少年创业博览会,鼓励年轻人创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父母似乎比亚洲爸妈更能接受孩子在高中毕业后的“暂停”,每个家庭的方式不同。在当中我所看见的是:美国家长愿意放手的勇气,给孩子机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样说来,你可能会以为“暂停”在美国是很普遍的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更精准的来说,是他们并不像华人有强烈的士大夫思想,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因此,当我在观察美国的就业市场时,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

他们甚至更能接纳和包容许多华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这或许也是神赐给美国独有的特质: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宽度,是创建在以神为本的基石上。但相对的,我也常被这个国家的“缓慢”急的直跺脚,一方面时常怀念台湾的行政体系,更常在心中对故乡的公务员致敬!

如同一开始儿子的医生提到:“快一点,很好,如果他愿意尝试;慢一点,也不会怎么样,不需要急。”这背后真正的哲学,其实是尊重每个人都是神独特的创造,拥有专属自己的生命故事。

所以,看似暂停的人生,其实并非真的静止,它是以用另一种形式呈现,如同绝美乐章中的休止符,等候另一个高潮再现。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异乡游子》暂停的人生不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