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亭(牧师)

开学了,所有的学子都进入戒备状态。读书辛苦吗?不用说,非常辛苦,自古至今,从十年寒窗到补习熬夜,读书就没有轻松过。正因如此,不忍的父母只好凡事亲为,连让孩子端一杯水都不舍,更别提洗衣、拖地、干粗活。遗憾的是,两代之间戮力合作却未必能够打造幸福的未来。

孩子只会读书欠缺生活能力
人生比的不只是“谁更努力”而是“正确的方式”。笔者目前在圣地牙哥从事全球化教会的服事,目的是鼓励学子离乡体验,并透过几十年前创建的北美教会来服事这些外来子弟。

两年下来的经验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我们接待的多半是大学生,至少也是高中生,生活能力却相对缺少,不会洗碗,不会切水果就不用说了,有些孩子根本没有意愿,完全不以为意。

前两天一个接待国内研究生的家庭反应,他们上午忙著孩子出门,就请那位接待的女学生把锅里的菜用锅铲翻一下,那个女学生呆立当场,只说:“我不会,怕把你的锅弄坏了……”让接待家庭大吃一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很会读书的孩子几乎都没有相对的生活能力。

人生是辛苦的,毫无疑问,但是让孩子透过读书来体验人生的辛苦,到底对他们有多少帮助?近两年来,笔者在北美辅导的个案有太多长春藤名校优秀的毕业生,他们不快乐,因为自从离开童年以后,就没有什么快乐回忆。更重要的是,在重要的人生训练过程中,他们缺少了生活能力的体验,他们只负责读书,然后读书是苦闷的,虽然当学霸很有成就感,但是一毕业进入真实生活却只是更加痛苦,所以自杀的例子时有所闻。

本文当然不是论述“读书无用”,而是提醒父母,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功课。分数不是人生的全部,成绩不会百分百决定未来的成败。

学生的本分就是好好念书,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求学阶段的好成绩可以让孩子创建自信,这也是正确的。但是底下几件事还是值得警惕:

1.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会读书,人生就没有问题了。要让孩子知道学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父母更应了解孩子的人际关系以及生活技能如何?
2.成绩是评估学习的参考之一,但是分数如果打垮了孩子的自信,值得吗?
3.永远第一名的赢家,知不知道怎么面对“输”呢?
4.耀眼成绩的背后,孩子有真正的快乐吗?
5.学生能不能用健康心态看待成绩优异以及学习不佳的人?

要让孩子体会生活各样辛苦
所有的父母都该知道,现在的教育几乎已经完全商业化了,教育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竞争机制,一种优胜劣败的生存游戏,早已违反教育的本质,“快乐学习”更多是口号(尤其高中以后),这是事实。

有人主张早点让学生适应这种现实,但这绝非圣经的立场。圣经说我们要回转像小孩,也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有一段快乐时光做基础,不能只有势利现实。成人世界应该透过保护下一代来平衡我们失去的童稚,一个没有“未成年”世界的社会只会严重扭曲。

读书真的很辛苦,这是所有的父母都应该体谅的事,现在的孩子读书可能比我们当年更辛苦,压力更大。但是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父母“代替”他们做许多的事,这是短多长空,表面看起来是疼爱他们,其实是害了他们。

孩子需要我们支持他们,了解他们,然后陪伴他们,但是该倒垃圾、该洗碗、该自己切水果、该整理家务,一样也不能少。读书只是人生辛苦的一块而已,他们必须体验其他的辛苦,然后从中学到乐趣。

其实,辛苦与否的关键还是父母,不是教育本身。父母上班也很辛苦,全职妈妈也很辛苦,任何工作都很辛苦,就看我们怎么面对辛苦。

言谈之间一直羡慕豪门生活,想当贵妇的妈妈…

工作之余一直感慨生不逢时,想当总裁的爸爸…

只会让孩子觉得读书好苦,然后…这一生他们都会很苦,不是这样吗?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活在爱中》收养不是易路却是恩典之路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