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琪拉编译)

曾经有父亲在家庭咨商时问过专家,他的小孩每次听到要上床睡觉都很抗拒,每晚要睡觉前都是激烈抗争到底,完全忽视父母的指令,他们觉得很困扰又挫折,他问了每个父母都想问的问题:[我们是要坚定地要求他罚站、剥夺他玩ipad时间等地惩罚制度,或是给他贴纸、或奖品或记嘉奖等的奖励制度呢?]

许多父母都经历过被上一倍处罚的经验。因为处罚的反效果,让这一辈的父母倾向于给孩子奖赏,当作积极的鼓励。但奖赏制度有比较好吗?

事实上,奖赏比较像是处罚的双胞胎兄弟。父母喜欢奖赏,因为可以立即控制孩子的行为。但是奖赏的效果会递减,孩子会讨价还价,依据自己可以得的奖赏选择要不要听从父母的话。

因为[处罚]与[奖赏]的立基都在对孩子[负面的假设]上面。父母认为,孩子需要被控制,孩子没有想要变好的动机。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孩子,他们也有合作、怜悯、互助、努力工作的能力。

奖赏与处罚都是有条件的,但我们的对孩子的爱不应该是。当我们更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时,他们也更乐意听我们的建议。以下是几点给在[惩罚]与[奖赏]中纠结的父母的建议。

1.观察的更深入

小孩不会无缘无故打他的兄弟姊妹、忽视父母的指令、突然发起脾气。如果更深入了解他的问题,那孩子就越愿意跟我们合作,更愿意解决父母当下的问题。

因此,与其说:[对你的弟弟好一点,分享玩具,不然你等下就不能看手机。]我们可以说:[我知道你很努力学习要分享。分享当下都是不舒服的。你可以想个办法,想想要如何跟你弟一起玩吗? 如果你需要我帮忙,跟我说。]

孩子们的尖叫、哭泣、拒绝合作与拳打脚踢可能都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的下面可能是饥饿、想睡觉、太过兴奋、焦虑、紧张等等。如果你这样想,而不是只想控制孩子的外在表现,你就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点。

2.用动机取代奖赏

动机的好处在于,动机代表著:[我相信你,我信任你想要合作。我们是一个团队。]动机跟奖赏的界线有些模煳,但差别在于。当采取奖赏制度时,父母会说:[赶快收好玩具,如果不先收玩具,等下就不能去公园。]但当采取给予孩子动机时,父母会说:[当你的玩具收十好时,我们就可以去公园了。我好想赶快去公园玩,让我知道你何时需要我帮忙!]

NMM20

3.帮助孩子,而非处罚孩子

处罚代表的意涵是,我要让你尝尝做错事的代价。父母与其说:[如果你不好好在秋千上面玩,你就要去罚站,我已经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但我们可以说:[我知道你很想玩得很疯狂,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坐在秋千上,我就要把你抱走了,因为很危险。]

父母与其说:[你对我很不礼貌,我不能接受,我要把你手机拿走。]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你很生气。我先把手机拿走,让你安静一下,告诉我你在生气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想办法。]

4.让孩子成为努力工作的人

人类不是天生就很想懒惰的,尤其是孩子。我们喜欢努力工作,获得成就感。小孩子喜欢跟家人一起工作,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

家人一起想孩子可以做的家事,帮他们列一张表,让他们完成工作时可以自己做记号。

举本文开头那个不愿意去睡觉的孩子为例子。当父母看清楚真正原因时,就知道孩子不是不累,而是太累了,抗拒合作。父母可以先改变晚上的作息,让孩子晚上的活动静态一点,像是一起读一本书,让他有时间安静下来。

无论当下如何困难,我们还是可以对孩子说:[我了解你,我在这里,我愿意帮你。我们一起想办法。]

资料来源:https://www.nytimes.com